11月8日,“高空极限挑战第一人”吴永宁在湖南长沙华远国际中心坠亡,年仅23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今年11月初,吴永宁坠楼的事情并未引起公众关注,直到近日一段吴永宁坠楼前的小视频流出,这件事情才真正开始走进公众视野。
视频大概4分钟,在这短短几分钟里我们可以看到吴永宁前后做了两次尝试,在最后一次尝试中,吴永宁在缓慢做了两个引体向上后试图爬上楼顶但因脚底打滑没有成功,几经挣扎后因体力透支脱手坠落。
这个短视频我重复播放了很多遍,越看越觉得揪心,视频的最后20多秒依稀还可以听到吴永宁几声挣扎中的呻吟和惨叫。
坠楼前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是惊慌恐惧,或是无奈绝望,还是心有不甘?
出发前他可能和平时一样,带上装备,收拾齐整,也许还温柔地与家人朋友告别,许下承诺。
出发前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再也回不了家了。
吴永宁走了,只留下一个停止更新的微博和一段看不清面目的视频。已经逝去的生命我们无法挽回,我们能做的唯有反思和警醒。
在这个悲剧中,到底谁才是杀死吴永宁的凶手?网友莫衷一是。
有人说吴永宁的坠落怪不得别人,不作不死,不珍爱生命的人没有资格拥有生命;
也有人将之归罪于邀请吴永宁进行商业炒作的商家,为了利益不顾他人生命安全,一心利己。
在我看来这两者都只是表面上的凶手,真正的推手就潜藏在这两者之后。
为什么吴永宁会一次又一次不顾危险地挑战极限,将生命挂在高楼边缘?
为什么商家会选择借助吴永宁来宣传炒作,将其推上不归路?
其实是我们,是网友,是每一个点击关注吴永宁并给他打赏的人。
因为网友买账,所以吴永宁不顾生死,和死神豪赌;
因为有人叫座,所以商家看中商机,欲借吴永宁的极限挑战吸引眼球,为产品造势。
今年8月6日开始,吴永宁在微博上首次发布了关于高空挑战的视频,在获得第一笔131.6元的打赏后,他开始了靠直播极限运动赚取赏金的生活。
与“互联网+”背景相应的是网友们的猎奇心理,视频和直播的风口让吴永宁悄悄走红,并有了数量可观的粉丝,他在火山小视频中发布过300个视频,有过217场直播,内容多是高空极限挑战,拥有超过99万的粉丝。
征服高山大厦的快感和网友的打赏让吴永宁尝到了赚快钱的甜头,他不顾家人亲友的反对,凭着一腔孤勇游走在城市的大楼边缘。
吴永宁的坠落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只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觉得痛惜。
事实上,吴永宁并不是极限运动直播的第一抹血色印记,去年的8月,28岁的意大利人Armin Schmieder就在向粉丝直播翼装飞行的过程中不幸从阿尔卑斯山上坠亡。
在“互联网+”模式下,注意力经济催生了各类直播平台,暴力、色情、极限等直播视频往往是注意力经济在利益诱导下的扭曲形式。叫好、打赏、寻求刺激,让这类平台屡禁不止,夸张、新奇的风格精准地戳中观众的痛点,因为有人买单,所以以直播挑战极限来吸引目光、赚取收益的模式蓬勃发展。
据说吴永宁不顾一切,拼命赚钱是为了给母亲治病,据说吴永宁接下那个商业炒作的邀请是为了最后那十万块的报酬,据说他和女友金金约好11月9号要拿八万块去她家下定金。
吴永宁到底为何要从事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工作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从他亲友的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似乎仍能看到那个孝顺懂事的大男孩尚显稚嫩的脸。
高楼上的风应该很冷,坠落前的吴永宁应该很怕,在地上拖行的43米中他应该很痛,蜿蜒的血迹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这是一场无可挽回的惨剧。
在吴永宁坠楼事件中,每一个为这种扭曲的注意力经济喝彩的人都是隐形的凶手,他们为吴永宁的惊险表演买单,那谁来为他的死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