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叛逆,很不听话,甚至故意使坏。那么这样的孩子值得被爱吗?当他不优秀、没天赋、还不听话的时候,你会不会变得暴跳如雷,或者很沮丧?而孩子这些刻意使坏的行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渴望?
我的女儿天生敏感,观察力强,很容易从外界引发自己的思考,属于高情感需求的孩子。有时候在陪她学英语的时候,我会变得满目狰狞,怎么又忘记了?怎么发音这么不准确?重来重来!好吧,几乎大多数人,在用成人的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都会挫败的一塌糊涂。与此同时,孩子更加的不知所措。最可怕的是孩子会觉得:如果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她的价值感会大大地被抹杀了。简而言之:当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时就会自卑了。
经过长时间的平息静气,我总结出一套规律。慢慢鼓励、慢慢参与,让她用自己的节奏、顺着自己的感觉走,事情会变得更加顺利。当陪伴的家长不再焦虑时,孩子会更加的从容不迫。所以说,好父母和差父母的最大差距在于当孩子做不好、做错事时候的表现。当然了,任何人都需要成长,我们也要原谅这些童年一直被压迫、不被充分爱过的父母。
当父母情绪失控对孩子造成压力时,事后确实需要一些修复工作。那就是在睡前,温情脉脉地对她说:孩子,妈妈爱你是无条件的,这和你英语读的好不好,听不听话,看了多久的动画片都没关系。因为你是我生的,别的孩子再优秀,妈妈也不可能爱他胜过于你。当我说完这些时,孩子总会委屈地瘪瘪嘴抱紧我,睡前的“冰释前嫌”让我感觉到她的安全感在逐渐增加。
疏导情绪,表达爱意,是我们一生要学会的功课。
2. “爱无能”是怎么回事?
最近好多次听人提到“爱无能”这个词。什么是真正的爱无能?在我看来,不爱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才会产生深深的爱无能感。
感情中该有的度,能做到收放自如、收支平衡的人都是高情商的人。但是,痛苦的人其实更多。因为痛苦的人无法平衡付出与接受的度,给的太多或者太少都会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导致情绪的产生。当一个人被情绪控制时,他会退化成他内心的那个小孩,童年不被满足的种种焦虑会再次爆发。
爱无能有两种情况:1. 倾情地付出,不求回报,但最后却不被珍惜。从此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不敢伸手去爱。2. 从小缺爱,不懂得付出,只要求被爱。假如这个人自身条件差一些,那么就显得很孤冷古怪。假如这个人条件好点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和整个世界暧昧,被众多仰慕者追求,却丝毫感受不到真爱,不知道那个能够满足自己多方位情感需求的人到底在哪里?
不管哪一种,“爱无能”就是害怕爱,想逃避的表现。在爱无能者的心里存在着深深的不值得被爱,不可能遇到爱的念头。这就是很多人,单的太久了会习惯于一直单下去,不是没心动,而是不敢心动,不相信心动了。想要破茧成蝶,只有向内看自己,先找到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根源在哪里,标本同治才能重新爱起来。
3. 你只需要多爱自己一些
连续两天,有两个好友在朋友圈里发感慨。一个说:当年为爱而催生的厨艺,如今却被视而不见,从此不做菜了。另一个说:老公不给我吹头发了,难道是爱已成为往事?
一个是付出感失衡,一个是收入不达标。
这两人都需要直立行走。付出过多的那位需要对自己传统意义上的“好一些”,不以别人的喜好判断自己的成就,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去爱自己,去购物,去度假,去读书,去发展兴趣爱好。
那总是伸手要爱,患得患失的那位需要多扶持自己一把,别让别人背着自己行走。这个是要真正意义上的对自己好,即就是尽量自己满足自己童年缺失的安全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因为给别人太大的压力和束缚有时候是挺沉重的一件事情。
人生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感就会找到自己的人生路。任何人都值得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加油孩子,加油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