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临,我们回了老家。
老家比起城市来说,空间要更大,能玩的也更多了。弟弟更是激动了好几天:看到鸡追鸡,看到狗追狗。结果鸡要么出去不见踪影,要么就呆在窝里半天不出来。狗则是一直到饭点才出来露个面。
老家的雪是比城市的大的,但也比城市要冷上几分。在零下几度甚至十几度的时候下雪了。雪很大,一下就是大半天,整个世界都是雪白的。随手抓起一点小雪,是冰凉的,是刺骨的。踩在雪地上,“咔嚓咔嚓”的声音汇报着自己的行踪。不过,这雪下得也很无趣。雪人堆不成:雪化得快。雪仗也打不了:手被冻僵了。呆在屋里,外面的寒冷与屋内的暖气对比,更加体现出屋外的寒冷。
寒假过年的话,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小孩子的小炮,大人们的大炮,全都在家中摆放着。孩子们的小炮,多种多样。有直接扔的,也有用火点的。在老家,孩子口袋里是有打火机的。弟弟是最喜欢炮的。除夕夜刚吃完饭就立马拉上家人上了顶楼放炮看炮。烟花前、后、左、右都有,弟弟抱着那烟花加特林后准备着放炮。“嗖”的几声,烟花飞出去,给黑色的夜晚增了点光。放完又去下面玩小型的烟花陀螺。这种烟花可是弟弟的最爱,玩法也是特别简单:点燃了引线然后往前一抛,陀螺立马就转了起来。大人们放的烟花是一大箱的。点燃飞天又给黑夜增添了些许光彩。但声音则是比其他烟花要大得多。我是不玩那些要点燃的烟花,一是因为怕火烧手,二是因为怕烟花爆炸的声音。于是我就成了孩子堆里唯一个只敢玩摔炮的人。
老家是半年回一次,去年更是回都没回。虽然老家没有城市那什么好,但还是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