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脉象,经络,方剂,情志,治病思路和现代应用几个方面初步认识了一下何为厥阴病,今天正式进入厥阴病条款的学习。
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这是第一条,也是主提纲,这条可以作为乌梅丸的主证,另外,从这条可以看出厥阴阴阳分裂,上热下寒的相,阳热浮在上面,阴寒掉在下,整个人从中焦的位置被分割的感觉,所以会表现出来,消渴,怎么喝水都不解渴,区别于少阴的水循环问题了,厥阴的口渴是上焦热,一般就没有小便不利的情况,胃酸上逆,会感觉到有东西往上冲,整个胸口是烧的,痛的,灼热的,胃部热会很容易饿,可是吃下去的时候,消化系统的能量不足,所以就会产生矛盾的状态,所以吃东西的时候,会有一种阻抗感,好像东西吃不下去,就是这种饥而不欲食,食则吐的状态。
阴阳分裂的状态,每分裂一下这个热气就可能往上面撞一下,那这个往上面撞一下的时候,可能会有的症状蛮多的,比如忽然狂咳嗽,忽然之间的头疼,胁痛,胸口痛,或者忽然之间烦躁。
下之利不止指的是,厥阴病人虽然上焦表现出来的热证很明显,但是脾胃的阳气是不够的,所以如果用了清热的凉药下去,就会疯狂拉肚子。比如一个总在上火的患者,满脸痘痘,还有很多发炎的状况,如果给他清热消炎,患者身体会垮掉,回去睡不着,整个人很难过。
我们会看到,患者看着体质应该是很寒的,但是又有热证,就以为的少阴的真寒假热,结果用了附子剂,四逆汤,整个人会烧的很惨。所以这就是厥阴病人的相,体内的阴和阳一直处于对打状态,用寒药,热药,不热不寒的药都不合适。
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中风,厥阴经受了风邪,在临床上,要先解决厥阴病的问题,不然容易把厥阴病人按照少阴病来误治了。所以如果感冒貌似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是脉象一直都是沉沉的,弦的,没有浮起来,而身体也觉得好像很僵,一直觉得哪里扯到,身体伸展不开,或者有抽筋的感觉,那或许身上的厥阴经问题还没好。
328条:厥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每一个经的欲解时都代表这一条经的能量是最活跃的,比如,太阳病在中午太阳经最旺盛的时候吃药,病就会好的特别的快。丑到卯时,是凌晨1点到早上7点,这个时间大部分人还在睡觉呢,当然这个就是作为一个参考,并非最关键的。
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身体在消化水的过程中也会消耗阳气,水喝多了反而抵抗病邪的力量变少了,所以要少喝水,才好的快,对于厥阴病患者来说,虽然寒热分裂,身体里的热是真热,寒也是真寒,但是身体底子还是虚的,所以都要考虑到不要消耗太多的问题,就是介绍这样的一个思路。
330条: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临床上,中间热外面寒的情况,虽然手脚冰冷,也有可能用下法。所以这里的“诸四逆厥者”,理解上是蛮严重的情况,那个寒冷已经过肘和过膝了,确定身体没有里热的情况。
331条: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厥热胜复的情况。且看到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寒热平衡的问题,仲景爷爷认为,如果这个人热大过寒,虽然感冒症状好了之后,要处理一些热证(喉咙烂掉,身上长脓疮,肠道发炎,便利脓血),但还是有救,而如果寒大于热,就很危险了,在治疗过程中,就是先在寒热之间寻找平衡点,这个阴和阳的平衡点称之为中间少阳,就是当找到这个点,这个平衡的状况出现时,会从厥阴转到少阳病去。所以从这点来看,仲景爷爷的理论系统偏向于扶阳思想。
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素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条: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消化系统是人的自我沟通机能,如果肠子里太寒了,消化不动,人要吃东西的时候,肠子会给信息给胃,不要再把东西收进来了,我们消化不了。厥阴病的“饥而不欲食”也是这个自我沟通机能启动了,身体在告诉人,别吃东西了,我消化不了。这个状况反而表现出生机,那反之,就可能是除中了,相当于回光返照的状态。所以一个人的脾胃之气要消失的时候,可能会吃的下东西,有点像吃饱了好上路的状态,就这样形象地理解就好。
334条: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从这条可以看出,厥阴病身体中的热邪需要有出口,如果从上焦出,就会出汗,肺有热,喉咙会发炎,如果从下焦出,会肠子发炎,便脓血。所以得知,厥阴病也会有便脓血的情况,且是白头翁汤证,需要清热,区别于少阴病的桃花汤证,如果临床遇到,要小心辩证,误用错药。从少阴病和厥阴病患者的情志不同来区分会有帮助。
335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从这条中,看不出这个发热和手脚冰冷是同时发生还是在交替发生,暂且按照两种情况皆有存在可能。所以这条的重点是告诉我们“厥深热深,厥微热微”的情况,在临床上,就有这样的医案,患者发高烧而手脚冰冷,按肚子又燥屎,是“里热郁结寒包火”的状态,就可以用到大承气汤或者白虎汤下之,这里是用大承气汤。这是个比较罕见的特殊情况。这一条就这样勉强来看看吧,实际上还是具体辩证再说,同时可以看到,厥阴病的阴阳分裂出现的情况是比较多的,里热外寒,外热里寒,上热下寒,甚至在血分气分里的不平衡都有可能。
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知自愈。
这一条也是在描述厥热胜复,寒热平衡后自愈的状况。
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这条就是描述厥阴病的一个阴阳不相顺接的调子,一般会有手脚冰冷的情况。
在学习今天内容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联想厥阴患者的相,感受就一个字“乱”,可能出现的状况好多,但是如果要抓住规律的话,就是这个厥热胜复了,感觉仲景爷爷的每一条都是描述这个情景,在治疗过程中,寒热对抗,让热先打赢然后再解决热邪的后遗症问题,如果能顺利找到寒热对抗的平衡点,让双方和解,皆大欢喜。之前我认为只要患者的症状里看到这个“乱”字,寒热错杂,或者看到厥阴主证出现,就可以归经厥阴了,但是现在有些觉得不一定啊,再者就算归经了,方剂也不一定开的对,会有这样的感觉出现,因为厥阴病人是有可能吃到白虎汤这样的清热剂的,所以治疗厥阴病,要有主框架,又不能被局限住,经验在这里看着真的很可贵,目前是这样的感觉,走走再看看,加油。对于厥阴篇脉络仍然有许多没有通透的地方哦,期待明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