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只顾抱怨,忘了向前
你还记得上一次向别人抱怨自己糟糕的生活是什么时候吗,或者说你上一次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抱怨是什么时候?
我几乎很少看朋友圈和QQ空间,昨天闲着就去空间看了看,但是我的QQ空间被一个人霸屏了,内容有点丧,出于好奇,我点开了Ta的主页,近五千条说说,两万多张照片,近百条日志,每天至少更新十条说说,近三分之一是对琐事的抱怨~
皱着眉头看了大概十来分钟,最终还是没忍住把Ta屏蔽了,就像拉黑微商那样果断,毕竟每个人都有屏蔽负能量的权利~
有些时候,抱怨也不是一件坏事,它代表着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需求,从而做出改变。
之前一个朋友跟我说:“我妈老是说我懒,抱怨我不做家务,像更年期了一样……”
我问她:“你妈为什么抱怨?”
她回答:“看不惯我呗,就想朝我发泄”
我说:“如果是发泄,那她为什么不找你爸,对你抱怨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想让你知道她的想法,主动做家务。”
高中时期班上有个女孩子,性格开朗,努力上进,平时有些大大咧咧,所以考试经常丢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分:诗句默写某个字写了一半,数学填空题多写了个0,物理选择题看着A选了B……
她每次考完试总是喜欢骂骂咧咧的,抱怨自己的粗心大意,有时候甚至还会扇自己两巴掌(对自己确实挺狠),她绝不只是不停的抱怨,把自己大骂一顿之后她会给自己一点体罚:把语文考试诗句默写的所有诗句写二十遍,有任何错误依次循环,不是因为她不会这些诗句,而是为了改掉浮躁慌张的坏习惯。
久而久之,她在一次次骂骂咧咧中慢慢成长,最终也从班级二十多前进到班级前三。
在抱怨中明白自身问题,抱怨完立马补救,把问题解决掉,久而久之,问题越来越少,抱怨也越来越少。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抱怨,往往是责任的推脱和对现实的逃避。
成绩不佳,抱怨老师讲得不好;工作不顺,抱怨领导故意刁难;上班迟到,抱怨闹钟没按时响;人生失意,抱怨“世道浇漓,人心不古”。
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本能反应就是抱怨,总是习惯性地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把责任推脱给他人,以寻求自我的内心平衡,减轻焦虑。
以前,我也是一个喜欢发说说的人(准确来说,我之前也是一个爱发闹骚的人):抱怨父母不理解我,抱怨同学太自私,抱怨亲戚朋友管闲事……
慢慢的,我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主动找我聊天的大多是向我抱怨一些琐事,久而久之,我对那些找我“倾诉”的人有些反感,我开始讨厌这种聊天方式……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有多么糟糕。当我开始抱怨的时候,自己就像是一个磁场,它将负能量紧紧地吸引在周围。
很多人和之前的我一样,只顾着排遣自己的消极情绪,却没有考虑过听者的感受。抱怨就像是口臭,当他它从我自己嘴里散发出来的时候我毫无察觉;可是当它从别人嘴里发出时,我会下意识地眉头紧锁。
就像打哈欠会传染一样,抱怨也会。一个家庭当中,你父母抱怨,你也会开始抱怨,你身边的人也开始抱怨,在那样的环境中还谈什么理想与情怀,还论什么诗与远方。
所以,当你想要抱怨的时候,问一问自己,你真的想把自己的负能量传递给别人吗?抱怨真的可以补救现状吗?
《向着光亮那方》里面有一句话:抱怨身处灰暗,不如提灯前行。
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总是一边感叹命运的不公,一边还待在既定的圈子里麻醉自己,与其无休止地抱怨,倒不如尝试改变,把抱怨的时间用来反思,用来脚踏实地地改善现状。
很喜欢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成长就是把抱怨逐渐调整为静音的过程。
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总会有煎熬,希望我们能够勇敢面对现实,在浮躁的大环境中沉下心,坚持住,因为,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方法呀。
她喜欢抱怨生活,但不止于抱怨,而是英勇地奔忙于现实与虚无之间。——北岛《蓝房子》
我是陀陀,一个在路上的工科女孩~
(不太会写东西却又想记录点什么的废柴青年,本文转自本人公众号:一笑婆娑颜醉陀,转载请联系,同时也欢迎大家来公众号找我唠嗑儿)
公众号后台回复【见面礼】,获取学习资料和关于成长的电子书,还有大量优质的免费PPT模板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