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包括正能量与负能量,人的意识也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它可以影响和改变事情的存在和发展方向。
不同的依恋类型因为心灵能量的不同,外在会呈现出各异的行为方式。了解它们,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恋人。
什么是依恋类型呢?
有些人与他人的关系经常保持稳定,能够建立信赖,享受亲密;另一方面,也有些人总是无法维持、或者难以建立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上述两种人的差异在于依恋形式的不同。
依恋形式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不安全型再细分为焦虑型、逃避型和恐惧型。
安全型依恋,在依恋系统内心灵能量充足。得益于稳定充裕的能量支撑,他们性格平和,言行一致,不回避亲密关系,不会在感情中患得患失。当他们的恋人心灵能量不足,需要安抚,支持,倾听时,安全型会把恋人放在自己的情感港湾里,传递自己的能量鼓励、照顾恋人。
而不安全型都是源自于依恋系统内心灵能量的贫乏。
焦虑型,最常见到的行为就是敏感、焦灼、草木皆兵。他们因为心灵能量不足导致情绪不稳,他们需要从恋人身上获取能量来维持自身状态的稳定。一旦联系不到对方,焦虑型会从开始的焦急寻找变成猜疑受伤,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去吸引对方的注意,只要对方的能量投射到自己身上,他们又会恢复如常。
焦虑型的恋人如果遇到的是能量充裕的安全型,焦虑也能依靠安全型的能量支持,恋爱或婚姻持久稳定。然而一旦焦虑遇上的是回避型的恋人,焦虑会不自觉的将自身能量奉献给回避,如果焦虑不能依靠自身去弥补能量的缺失,这份感情注定充满荆棘。
回避型在依恋系统里心灵能量极低。因为从小父母的忽视或者过度保护,他们无法放心的展开冒险探索行动,导致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仍然习惯性逃避,而心灵能量是依赖安全感与行为上的磨练而增长,逃避风险,维持现状的行为,不仅无法增加心灵能量,反而使得能量逐渐减弱。
回避型和焦虑型的组合,经常见到一个躲,一个追的现象:回避型不与恋人分享心事,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疏远恋人,保持神秘,而焦虑型把注意力都放在逃避型身上,为逃避的一个行为可以辗转反侧,茶饭不思。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就是相对高能量的焦虑将本就不富余的能量传递给能量更低的回避。
然而回避型因为自身的行为特质,即使获取了能量,也无法长久保留能量,更无法为焦虑付出能量。长久以往,回避还是回避,而焦虑型因为能量越来越亏空,变得越来越焦虑,感情的天平无法保持平衡,最终摇摇欲坠……
恐惧型依恋是焦虑型和逃避型的混合体,成因和行为方式都更为复杂,在这里不过多赘述。
不管我们属于哪种依恋类型,如果我们的意识中渴望得到稳定的爱情,修炼自己的心灵能量要比学会几招套路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