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知道一件事情的结果了之后,还有必要继续挣扎一下嘛?既然结果已经定了,那么挣扎了又有什么意义呢?还能改变结果吗?那不是无谓的挣扎嘛?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疑问,如果有,那就带着这个困惑看下面这个小故事吧。
从前,两只青蛙掉进了一个装满奶油的缸子。
它们发现自己迅速下沉。因为奶油黏稠得好似流沙,让它们完全没法游动或漂浮太久。起初,两只青蛙在奶油中拼命蹬腿,想游到缸边。然而,一切都徒劳无功,它们只是在原地搅起奶油,并越陷越深而已。多过一秒,浮在表面、保持呼吸的难度就更大一分。
其中一只青蛙大声说道:“我不行了!没办法出去!不可能游过这片淤泥。既然迟早都要死,那延长自己的痛苦有何意义?这么愚蠢地挣扎,精疲力尽地死去,根本没意义。”
于是,它不再蹬腿,很快便沉了下去,被浓稠的白色液体吞没了。
另一只更执着,或者只是更固执的青蛙说:“确实无路可走!我根本冲不出去。但哪怕死神就在面前,我也要拼尽最后一口气。早死一秒,我都不愿意。”
于是,它继续拼命蹬腿,但仍然只是在原地搅起奶油,努力了数小时,也没往前挪动半步。
经过无数次奋力踢腿,奶油突然凝结成了黄油[插图]。
震惊的青蛙只轻轻一跳,脚下一滑,便溜到了缸边。然后,它就开心地呱呱叫着,回家啦。
很庆幸自己,往往会选择第二只青蛙的做法,虽然结果已经无法改变,虽然已经知道了结果,但是还是会“垂死挣扎”一下。举两个例子吧。沉默了几年后,想着竞选班干来锻炼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督促自己某些薄弱之处的成长。然而我已经知道了,辅导员已经内定了她心目中的班干,我已然是没有希望的,就算竞争,发表竞选演讲也不过是他人的嫁衣。想到此,大部分人都会直接放弃吧,算了,反正都已经内定了,继续上去也是丢人,何必呢?是呀,既然结果已经注定改变不了,那我何不抓住这次机会上去,发表竞选演讲,锻炼自己演讲方面的能力,以及在众多陌生人面前说话的机会呢,就这样还是硬着头皮上去演讲了。这次演讲才发现,自己在陌生人面前说话,还是不够自信,不能沉稳应对,不够从容,会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的,慢慢提升就好了。表面上,我并没有如愿选上我想当的班干,同时,我也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也发现了自己某些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垂死挣扎一下,这些问题怎么能发现呢?
大学生总是逃不过四六级,作为已经裸考了三年六级的资深裸考人而言,本次裸考,给足了这次六级考试尊重。平时要么弃考,要么就考场睡了一觉,因为压根没有准备过,谈不上考试努力。所以考场上更不会说每一个题目都认真的做,能够把答题卡涂满就已经不错了,是吧。然而,这次,我想改变一下做法。拿上试卷的那一刻,我认真了,就算是裸考,就算没有意义,看在30块钱的份上,也要认真考试对吧。开个玩笑,哈哈。就算我做不出来,听力听不懂,单词不认识,那又怎么样呢?那我可以研究题目嘛?我可以研究题型嘛?我可以记住我不认识的词,然后考完去查阅嘛?我也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做题方法找出答案嘛?反正也是裸考,心态上肯定是赢了不少人,“输”也要输的开心,有价值,有意义,那才不辜负花两个多小时坐教室里面考试嘛?对吧,就这样,我考完了本场耗时两个多小时的考试,收获嘛,也是有的,毕竟知道了自己薄弱地方嘛?那就看看自己本次裸考分数吧,多少无所谓,关键是我得准备下次考试了,这次可得好好努力一下呀。
所以,垂死挣扎有没有意义呢?完全取决于你如何看待问题,于我而言,意义非凡,同时也要减少这种临时抱佛脚,考试突击的情况,做事情前还是有点准备的好。在突发情况下,垂死挣扎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