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

昨天写完了第90篇文章,研修最艰苦的小任务完成,决定给自己放天假,再继续奋战剩下的作业,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

孩子已经习惯我要独处写作业,和我玩到8点就自动离开了书房。

我一会儿看看头条,一会儿打开游戏,只是它们,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吸引我,让我能乐在其中了。刷一会儿朋友圈,再看看各种群,就这么无所事事地闲逛,时间倏忽就到了9点。洗澡睡觉,躺在床上,心中还是有些怅然若失。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容易,放弃也是那么不舍。决定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继续我的写东西的习惯。

今天早上,儿子再一次问我:妈妈,你要出书吗?我答:是啊。儿子问:那你什么时候能出啊?我答:写完90篇日记,还有别的作业呢。打开手机备忘录,给他看剩下的作业内容。儿子问我:妈妈,这些作业要写多少字啊?我一一给他说明,儿子计算了一下,在此惊叹:妈妈,你一共要写12万字吗?这要是用我的大作文本写的话,假设不空格,不算标点,一页纸是14*13个字……儿子跑去找计算器算数,我忍不住笑,对于我学习写作业这件事,儿子表现得比我都认真和积极。

我并不期待我的习惯能给他带来什么示范作用,但很显然,因为上课而减少的亲子共处时间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关系,反而因为学习和作业这个共同话题(都不因此抱怨)和偶尔的小苦恼,让我们变成同一战线的“战友”,而且因为经常出现在我的日记里,儿子与有荣焉的自豪感爆棚。我想,这也是习惯养成中歪打正着的好效果吧。

习惯的养成需要自律,自律带来的是痛苦,但这过程中自己要找到乐趣,一旦乐趣大于强迫的痛苦,习惯就比较容易建立了。

自律,好习惯,快乐,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形成链条。如果只是觉得“应该”如此,这个好习惯是断断长不了的。

一句很常见的话:不忘初心。就算过程再长,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身体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我这样做,到底是因为惯性(或别人的要求)停不下来?还是因为这就是我想要追求的?

想要追求金钱没错,想要淡泊名利也没错,只要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一致,不拧巴,就都好。

走在路上,要经常看看方向。

习惯的养成,要享受到快乐。

内心与外在一致,就是好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