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的美是多变的。如果你没有深入她的中心去,是很难体会到。
从刚察县出来,继续向祁连前进,想到马上可以看到祁连山,心中不禁一阵肃然。初识祁连山,是在李白的千古名篇《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首五言律,道尽多少塞外壮阔与苍凉。祁连,古匈奴语,意为“天”。祁连山也便是诗中所指的天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所描绘的景象刻在我的脑中再也不曾褪色。不过在看见祁连之前,还需要经过一个考验——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垭口。
一路上山,随着海拔的升高,能见残雪与黑色的山腰地面形成优雅的线条。空中铅云低垂,云间有亮白的天光。强烈的明暗对比让天空呈现着一种被撕裂的视觉效果。远处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传说,这里是连骆驼都不能穿过的地方。强烈的高反让汽车性能大大减低,吃力地盘山而行,万幸的是,我的高反并不算太强烈,当然还是有胸闷之感。终于行致最高处——大冬树山垭口,摆脱掉在山中的阴翳,陡然明亮起来的视野让人精神一振。迫不及待下车,想去一窥祁连山的全貌。
于山巅远眺,蓝天之下,祁连山山势莽莽如巨龙盘桓,顶峰积雪如银冠。在庞大的山系面前,人类如此渺小,除了心生敬畏,再也没有其他情感。回首望来路,峻岭之间,公路盘绕,亦是一条天路。果然,只有这样的山,才配的上李白的那千古名句,也只有李白才能作出这对祁连山最淋漓尽致的描绘的诗句。此时,有夕阳的余晖为雪山染上一层金色,让冷峻的山峰平添了几分温柔。
当夜,我宿在祁连山之下的县城。这座小城与皑皑祁连温柔相伴,出门即可看见雪山,因此有着“东方瑞士”之称。这里的夜晚没有大都市那样的喧嚣,是我所钟爱的安静。躺在雪山下的旅馆中,想起朝阳。在他旅居的都灵,阿尔卑斯山就在城市的西北。他曾告诉我,他最爱的事之一,便是在冬夜,一个人在阿尔卑斯山下的小旅馆静静躺着,那里安静的可以听见雪花飘落的声音。而此时,我似乎能触摸到一点他那时的感觉:身体沉静,思绪沉寂,心却变的如羽毛轻盈。今年的冬季不久就要到来了,不知他那时是否还会在欧洲某个小镇上,伴着阿尔卑斯山的清冷,入眠。
天境祁连,秀美不过冰沟林海:松林密布,河水清澈湍急,远处是辽阔草原和茫茫雪山,牛羊散落其中,还有那升起袅袅炊烟的村落,一派怡然的田园风光。
旖旎不过卓尔山景:丹霞地貌的卓尔山,流朱溢彩。山顶绿茵葱笼,挺拔苍翠的青海松柏点缀其中,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是涛涛八宝河。祁连县就静静地坐落在朱红群山之中,如一处世外桃源。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与它隔河相望。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它们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护佑着祁连的秀美山川和物华。
壮美不过祁连草原: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它美在山清水秀,天高云淡,巍峨的雪峰捧起洁白的哈达,广袤的草原铺展开千里碧毯。美在奇峰云雾,空蒙暝幻。浓云厚雾像一缕缕银丝素绕在山腰间,忽而又变成滚滚青烟,在山际间飘逸。天空放晴,浓雾消失的无影无踪,深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心态各异,与这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交相辉映,好一派高原独有的草原风光。也美在历史沉浮,沧桑满面。你听,有远古的悲歌随风而来: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匈之争是这首歌谣的背景,当霍去病打破匈奴,攻下祁连山、焉支山后,匈奴浑邪王部失去了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只得全部退出河西走廊,另觅家园。匈奴人虽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杜鹃啼血般唱出了心中的哀痛。尽管我们谁也没有听过这首古歌的乐曲是如何凄怆哀伤,如何悲痛绝望的,但透过短短的诗行,我们依然以哀惋的眼神目送那个游牧民族仓皇逃遁的背影为寻觅新的生存地而逐渐消逝在历史深处……
走过祁连大草原,剩下的只是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