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竹林中》有感

在接触到这篇悬疑色彩的短篇讽刺小说之前,出于不理智的爱国情结,内心是有些许抵触阅读这部由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的,如果不是好友的强烈推荐,我可能会和这部佳作失之交臂, 既然有幸能通过这篇小说跨越时空和空间的枷锁与芥川龙之介神交,在下不才,也趁此机会浅谈自己的见解一二。

《竹中林》这篇小说是围绕武士武弘之死,通过受巡捕官在和竹丛中发现了武士尸体的樵夫、云游僧、捕役、老妇答典史问,以及强盗多襄丸的供词,真砂的忏悔,武士鬼魂借巫女之口所说的话中寻求命案真相展开。然而在过程中各方看似一致又有不同的证词为整个案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其中,樵夫在竹丛中发现了武士武弘的尸体,而死者貌美的妻子真砂以及凌辱她的强盗多襄丸却分别供认自己是凶手。最后是死者的供词,他借巫女之口,声称自己是愤而自杀的。这些相互矛盾的证词更加使得真相越发的扑朔迷离。

估计初看者看到这可能会感到困惑,根据一般的事态发展,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难道不是嫌疑人应该极力制造自己不在场的证据,洗刷自己的冤屈,推卸自己的罪责吗?为什么这些人反其道而行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另外,武士、真砂、以及强盗多囊多的证词独立看起来是一切合乎情理。但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也充满着矛盾,我想,恐怕就算是福尔摩斯和柯南合体也想不出来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吧。

但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把它当做一篇没有结局的悬疑小说来看待,那它大概能荣幸成为悬疑小说榜上的最无解之榜首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解读,它将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精神上的享受呢?

首先,《竹林中》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能用一个字去概括-乱。 作者恰恰想要通过这种凌乱给世人呈现真相是永远难以确定,不可知的,真相总是被歪曲的。还表达了对生活的绝望,想用死亡来成全自己。

经过几次反复的阅读和推敲,我们不难知道造成武士死亡真相被歪曲的最终缘由主要还是人性中的利己主义在暗中作祟。

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引用自百度)

无论是捕役的先入为主,樵夫对审问官询问失踪马匹去向的的否定,云游僧对当事人的印象的侧重点,还是老妇给女儿和女婿塑造的形象,这些线索都是以他们各自的视角和角色并附加上自己的想法出发去猜测和描述整个事情的经过,这在某种程度上何尝又不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体现?

去除这些线索中参杂的个人动机和因素,这些支离零散的线索基本上把事情客观存在的框架还原在读者的眼前。

剧情发展的高潮集中在妻子真砂在古寺的忏悔,多囊多在牢狱的招供,以及鬼魂借巫女之口的自述,戏剧性的是三者都承认自己是凶手,由此可见,这该是一种如何的绝望才促使他们放弃了对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惧的本能。

然而,三人在绝望中又用巧妙的说辞来包装自己在世人严重伟大美好的形象。

多囊多在供词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英勇骁战,武艺强大的强盗,即使最后结果是死去,这样也可以打造一个自己以一个悲情英雄的高达形象赴死的假象。

真砂在清真市的忏悔,个人觉得这个女子有点虚假,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自寻短见,哪会番番寻死却不成,无非是因为自己当着丈夫的面被侮辱了,因为所受理念的折磨给她带来非常的不适感,也因此想要能通过自我逃避的方式,把罪魁祸首甩给世俗的教条,和她的丈夫身上从中获得自我解脱,否认这种令人窒息的羞愧感,若是真砂真心觉得自己对不起丈夫,她可以选择当场在丈夫面前自尽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对婚姻的忠贞。这样的成全方式或许更为壮烈一些。同时,据她所说的武士对她的种种轻蔑何尝又不是她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轻蔑,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意识体,内心如果足够强大,又何惧外界的风雨。所以真砂之后的所做所说只是在催眠和麻痹自己而已,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为自己开脱成一个洁身自好,即使现在有污点但也绝非自愿,完全迫于无奈的可怜少妇,也试图利用人对弱者的怜悯去淡化她无暇身躯上已经被污染的黑点。

而作为受害人的武士,居然为杀害自己的祸首脱罪,是真相如此还是他已经达到了割肉喂鹰以德报怨佛家的最高境界?其实未必,他也只是从自杀的行为,来遮盖他人性深处的丑陋的劣性。

作为一个武士,当时国家的武力支柱的一员,他却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这比直接杀了他还难受。若是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懦弱,这将是对自身多大的打击,所以他尽可能地美化自己,尤其在这个国家的认知里,多大的失败在自裁面前都是可以被原谅和被尊敬的,这就是这个喜欢自欺欺人的可怕的愚蠢的国家的民族信仰。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不愿意接受真实,总是喜欢给自己灌输一些看似合乎情理的借口去减轻自己心理的不适感,平心而论,这是一种逃避现实不敢正视自己的最容易的方法。

这篇5分钟就可以阅读完的作品,作者以寥寥几百字营造出一种悬疑的浓厚氛围抓住读者的眼球,又把人性复杂的一面跃然于纸上,不禁惊叹文字的奥妙和作者构思的独特,无解的结局给人以无限空间的遐想和对人性的思考。其中的思想还能从个人的利己主义延伸到对人性贪婪的感慨,或是从对欲望的渴求和抑制的探索还是从对生活绝望寻求希望到用死亡解脱,辅以每个人的阅历和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好的作品在每个人的眼中的解读是不一样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们只想忘掉坏的东西,而去相信那些捏造的好的东西。 文【...
    Cythria阅读 1,078评论 4 4
  • 网上有说,“读书报告写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真是作死”。看来,我今天算是“找死”的节奏了,因为我聊的就是小说《罗生门》,...
    微语素心阅读 3,638评论 14 28
  •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是一部很棒的作品。他讲述了一起发生在竹林中的凶杀案。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进行了各种各...
    瑞美阅读 2,473评论 0 2
  • 不管他说了什么,我听到的就是要搞清楚自己有什么,再看看自己想要去哪,我已经知道自己想做一个虚拟现实博物馆解说器,平...
    小皮皮高高阅读 168评论 0 2
  • (1) 现在的人,好多都活进了一个误区。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不仅要有,还要比别人更好。 别人眼中的生活,就该是...
    时小慢阅读 903评论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