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厌奶主要分为生理性厌奶和病理性厌奶,既然缘由不同,预防和护理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生理性厌奶
当宝宝到一定月龄时,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的原因,导致宝宝忽然不吃奶,一般发生在宝宝3-6个月、8-10个月两个阶段。这种厌奶行为,除了不爱吃奶外,宝宝活力不减,睡眠也很好,和你能够正常玩耍,有的宝宝连大便都可以一如既往地保持规律性。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三五天,长的我见过一个多月的。厌奶时间的长短与宝宝的个体差异和妈妈的护理手法都有一定的关系。
一、生理性厌奶产生的5大原因
1、过渡喂奶
有的宝宝胃口很好,比普通的宝宝吃得多,大便也正常。这样的宝宝先天体质好,食欲也很强,甚至喂多少就能吃多少。比如一般的宝宝2个月一次吃120ml-150ml,有的宝宝却可以吃180ml一次,而且不吃这么多就哭,家人不忍心,那就喂呗。虽然宝宝现在胃口很好,毕竟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长期如此,便会造成能量摄入过剩甚至积食,宝宝会通过厌奶来自行调节。
2、对外界开始好奇
4个月后,宝宝的视觉和神经系统发育进一步成熟,对外界开始好奇,宝宝的兴趣不再满足于吃奶、睡觉。窗外的下雨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家人走路及说话的声音、你给他的各式玩具、还有陌生人等等,他都会觉得比吃奶有趣得多。
3、不再喜欢奶的味道
宝宝对食物开始有点喜新厌旧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添加辅食以后。宝宝接触到了新的味道,要是恰好爱上了这样的味道,会暂时不爱喝奶。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宝宝开始吃米粉、粥以后就不爱奶粉的原因之一。
4、辅食的口味太重
刚添加辅食时,担心宝宝不吃,放了糖、盐等调味品,重口味的食物成功让宝宝的味蕾不像以前那么敏感。慢慢地,宝宝对口感清淡的奶粉或母乳不再喜爱。
5、出牙期不适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0个月期间,此时正是出牙期,宝宝可能因为牙龈红肿、发炎,发热等不适症状而食欲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