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论:孩子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读书笔记:孩子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有可能会持续数个小时、数天,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当这种不好的情绪持续两个星期以上,可能是患上抑郁症了。

1、大人抑郁,孩子更抑郁

不要常对孩子说“郁闷呀!”,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孩子真的郁闷了,甚至抑郁了。

孩子不是父母的发泄抑郁的工具,比如:撕扯孩子的玩具、没有理由地训斥孩子、因为烦躁把孩子单独关到屋子里。

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抑郁的情绪,比如:爸爸不断地在客厅抽烟、妈妈在厨房和客厅来回地走动、吃饭时父母表情冷漠。

2、妈妈太强势,孩子容易抑郁

妈妈“强势”要有个度,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妈妈不能把孩子管的太牢,适当地给孩子一点空间。

不要过分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设置合理的目标。

有“强势”的妈妈,也要有和蔼的爸爸。当孩子在妈妈那里碰了壁之后,爸爸要给予必要的安慰,让孩子有个倾诉的对象。

3、孩子太听话,更容易患“心病”

越是听话的孩子,就越缺乏创造性、冒险性,甚至缺乏自我判断能力,一旦有一天他们面对困难,就会很容易患上“心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父母让孩子学会做自己,而不是父母的“翻版”。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时,父母要适时地把“不放心”放下。

不要用“乖巧”来衡量自己地孩子

4、小心太好强地孩子患上抑郁症

要强的孩子常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很少有机会受到批评和挫折教育,所以心理脆弱、受挫能力低。在他们心中,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脆弱的心理和错误的认知,再加上强烈的竞争意识,要强的孩子很容易和别人形成对立的关系,对他人产生敌意。

故意让孩子做错事情,让孩子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从而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给孩子泼点凉水,这凉水绝不能在孩子低落的时候给予,否则对孩子就是雪上加霜。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示弱,学会对自己说“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