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记事(15)

5月1日  劳动节

大清早,旻旻发来视频申请,说晨宝要见外婆。接通后问晨宝在干嘛,回说钓鱼,假的鱼。告诉她,外婆家有真鱼,遂把屏幕转去小院,往水池里撒一把饲料,鱼儿踊跃啄食。晨宝乐得蹦跳起来:“我要去苏州。”

“现在不行,暑假里来吧!”

五一,倪先生要去单位办事,送我到娘家。

娘家人,弟媳和侄儿都坚守在岗位上,留在家里的三个人也在忙碌:父亲买了老鹅,正在收拾整理,母亲拖地板,弟弟在三楼上搞基建。

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我可不能闲着,跟母亲去地里采摘蚕豆,挑马兰头,力所能及做点小事。

话说,父亲搭的瓜棚既美观整齐又坚固,我用力推一把,纹丝不动。

妹妹妹夫也来了。不喝酒的午餐,七个人,十多道菜,最后光盘的只三盆蔬菜,蚕豆、土豆和卷心菜。母亲关照晚上继续,结果我和倪先生做了逃兵。

下午,我们去了晓红家。三姐妹早已约好,五一来小镇,周边逛逛。

晓红家附近有个卡点,有两名妇女把守着,问她们防什么,说是防止高速上下人或下货。这低平的桥上是G50高速,上海下来的车辆在此经过,有人偷偷下来或扔下一些物资,接应人在桥下接应……

三姐妹汇合后去的第一站是汾湖村湖滩上。湖滩上自然村原本与其他几个村相连,318国道穿村而过,湖滩上成了真正的湖边小村。

题外话:当年,为建318国道,当地人把叶小鸾的墓地挖掉取泥,只留下她的墓碑(现在北厍图书馆里)。

太浦河沿岸美丽乡村的建设,使湖滩上自然村成了网红打卡点。

站在村东的湖岸边,东西港桥就在不远处。桥东是芦墟荣字村,桥西是北厍汾湖村。我小时候常去荣字,常在汾湖滩边玩耍,看汾湖里扯起帆布的“驶风船”……

东西港桥是大港上人摇船去芦墟的必经之地。

我对倪先生说,近日一定要带父母来看看。对于曾经生活在汾湖边的人来说,这里有着太多的回忆。

花团锦簇。

沿湖边村道行走,看到坐在院子里喝茶的是张熟悉的面孔,哦,是某老师。一行人停下来开聊。某老师的妻子小顾(右边黑衣红花)闻声出来。对着刚刚离开的倪先生背影,小顾说,倪老师怎么走了,他教过我书。

高中毕业的倪先生在我们村上代课一年,教过的学生不算少,光自己人就有几位:弟弟、弟媳、妹夫、表妹、表妹夫。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时不时拿“倪老师”开刷。

休闲广场、渔歌广场、休闲廊架、水吧台……景点多,连厕所也是星级标准。大家都说,生活在这里真好!

第二站,黎里

原本打算去黎里揽桥边的南社公园走走,看看时间不早(晓红家宴,回去做菜),只去了黎里市集。菜市场一旦成了市集,立马华丽转身。

里面整洁有序,但人气不足。

第三站:晓红家

忙碌一番,冷菜、熟菜、热炒,总共弄了18道菜。饭后,青团子做起。

非常时期,不能出远门,附近走走也好,小聚聚更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4月21日 昨天谷雨,晚上果然下了一场雨。今晨起来,雨已停,院子里湿漉漉,每天浇水的环节可以省了。 白天,阳光依然...
    汾湖秀阅读 1,459评论 34 31
  • 2022年的日历已翻过了半个月。打开手机相册,发现过去的一年有太多的内容,本想分类总结,又觉得内容芜杂,容易遗漏,...
    汾湖秀阅读 316评论 67 117
  • 4月19日 看花看草是每天清晨起来的头等大事,这还不算,看书困了,码字累了,做家务忙出忙进,一天中不知道要看多少次...
    汾湖秀阅读 1,611评论 50 42
  • 《画继》原文 (宋)邓椿 撰 ●序 自昔赏鉴之家,留神绘事者多矣,著之传记,何止一书。独唐张彦远总括画 人姓名,品...
    陈野思逸阅读 4,015评论 0 1
  • 4月23日 进入谷雨后,雨水多了起来。昨夜下的雨,今晨依然滴答不停。 小镇核酸,只一上午。倪先生早去早回,告诉我此...
    汾湖秀阅读 1,435评论 46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