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之《江城子密州出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写于公元1075年,这一年,苏轼38岁。38岁的苏轼,这时候正在密州任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在我们现在看来,38岁做到市长,算是官运亨通了,但是对于苏轼这个20岁就受到欧阳修等文学大家赞赏,被宋仁宗御评为“相才”的人来说,38岁还在地方为任,是很不甘心的。他的理想是治国,是在君王侧畔,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

为什么出道就颇受皇帝赏识的苏轼,蹉跎了近二十年了还在地方就任呢?因为仁宗皇帝去世了,皇位传给了宋英宗,英宗皇帝也很赏识苏轼,却还没来得及重用他就驾崩了。接着就是宋神宗继位,神宗接手的宋朝,国库空虚,为了多趁点钱,宋神宗开始起用王安石实行变法。以保守派为主的朝廷重臣皆反对变法,神宗就一路贬贬贬,把欧阳修、司马光这些人都贬了。苏轼也是保守派的一员,在这个时候自然也入不得皇帝的法眼了。所以就一路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这样在地方流转,后来更因“乌台诗案”获罪下狱,这都是后话了。

单就38岁的苏轼来说,虽然尚未实现心中抱负,对朝廷有些怨言,但是在密州任太守的这段日子还是挺畅快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是在一场酣畅淋漓的狩猎之后写成的千古佳作。

这首词是苏轼第一首豪放词,堪称豪放词开山之作。最能体现苏轼抱负的是这句:执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古代文人写诗,特别爱用典故,今人看来就一头雾水。但是“冯唐”这个人,大家应该不陌生,王勃《滕王阁序》中就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是西汉时期的大臣,是一位颇负盛名、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汉文帝时年龄已经较大了,但官职卑微,不受重用。到景帝时,略有升迁,但不久被免官闲居,后来汉武帝寻求贤才,听到人们盛赞冯唐,就召见了他,但这时冯唐已九十余,不能复为官,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

这里不是说“冯唐易老”,而是说冯唐在汉文帝时期做的另外一件事。

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苏轼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苏轼从政的经历非常坎坷,这首《密州出猎》开篇即说“老夫”,其实这时候苏轼还在“蛰伏”中,后面他还要“火箭升迁”,赴京任职至翰林学士。当然,后面又被贬了。

苏轼一生起起落落,却始终积极面对生活,豁达待人,尽心处事。被贬之后还能苦中作乐,醉心文学创作,成全了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6月10号下午‖ 已经坐上回长沙的火车的你 突然得知我晚上不用兼职的消息 傻到到了株洲站下车又从那里坐火车来衡阳 ...
    媛媛媛大宝贝阅读 1,144评论 0 1
  • 什么是TypeScript TypeScript是由微软开发的一款JavaScript超集的编程语言。TypeSc...
    真的稻城阅读 5,135评论 0 0
  • 一 家乡的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从我记事起,这座庙就是破破烂烂的。 老和尚在山上开了几亩薄田,种满了我...
    李宓冉阅读 3,66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