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打吊瓶的队伍里,有一对祖孙俩,是姥姥和外甥女。
小姑娘大约四岁左右的样子,特别懂事特别乖,打针别说哭了,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打上针以后就老老实实躺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没有这个年龄小朋友的该有的皮,乖的让人心疼。
但孩子姥姥聊天的口气里,却充满了嫌弃,说外甥狗养不熟,说小姑娘哥哥姐姐都是她带大的,但人家还是跟奶奶亲,张口“这个货”,闭口“就是这么个物种”。
这位姥姥说孩子小时候还好点,现在越大越不听话,惹人嫌。孩子哪有不调皮的?若是能天天安安静静的,按照大人的意愿不哭不闹不动,那还是孩子吗?
奶奶跟姥姥是一样的血液亲情,按说是谁带跟谁亲,谁怜惜孩子,孩子都知道。
做为旁观者,我在这一对祖孙身上,看不到温情,姥姥除了偶尔问一句吃不吃喝不喝,娘俩几乎没有交流,别说聊天做游戏了,眼神交流都没有,各自瞪着眼发呆。
小姑娘不会对姥姥提任何要求,只在问她是否喝水的时候摇摇头,我在心里感叹,孩子生病,这当姥姥的都看不出一点心疼和关爱,平时会是怎样呢?
当然,我看到的,只有短暂的两个小时,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从这位姥姥说的来看,她带大的孩子,没有一个跟她亲的,难道真的是因为外甥狗喂不熟?就没有姥姥方面的原因吗?
我小时候在姥姥家待得多,奶奶家重男轻女,我在奶奶家是不受待见的,所以从小到大,我跟姥姥姥爷和姥姥那边的亲戚亲;娃他爹也是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他也是如此。
我们两个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外甥狗们”,但有这样一个事实存在:那就是很多人在看外甥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别人家的孩子,是给别人看的,孩子早晚还是去找爷爷奶奶,自己白忙活。他们有这样的心理,对孩子会是全心全意的爱护吗?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谁是真的对ta好,这种感情是互相的,从小疼爱自己的人,自己自然也会对对方有深厚的感情。
确实,不排除会有“白眼狼”的存在,但应该属于个别现象吧?
一个“白眼狼”不能代表所有的“外甥狗”,反正,我跟娃他爹都是“养熟了”的,身边很多人,也没有忘了姥姥姥爷的养育之恩。
另外,某些姥姥姥爷,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这种话,不要以为孩子小,他们真的啥都懂!
心甘情愿也是养,不情不愿也是养,那为啥就不能拿出点耐心来,把外甥狗养熟呢?斩不断的血缘亲情,那是亲闺女的孩子啊!
但很残酷的一个事实是,有些闺女,自己都不受自己亲父母待见呢,何况自己的下一代……
愿所有的外甥们,都有一个真心实意爱他们的姥姥姥爷,愿所有的姥姥姥爷,都养出知道感恩的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