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标”||首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关注到它的第二个原因是和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
其实以前公司不管通知到哪家医院去检大家并不十分在意,因为惯性认为把钱交到任何一家医院或体检中心(选择基本在公立)员工们都很放心,公众觉得相关决策部门一定是考察过的,而且分批次安排车辆统一前往,完了以后只等着拿结果就是了,个人省心又省力。
最近两年比前几年就多了几家供大家自己挑选的余地,有公立也有私立,谁也没有太多异议,因为相信那句话“公司事先调查了解过的,我们尽管放心”。
去年我自己选择了公立,没有很原则的考虑,只是觉得约上几个惯熟的一起去就很好,至于检查项目据说大同小异,仍旧没当回事。
今年忽然出来这么个通知,好像是对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枚石子,立刻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就跟着多想了想。
之所以出现这种更公平更合理的说法应该缘于现在社会上快速出现的众多“体检中心”,从多个侧面反映出民众对健康和疾病预防的重视,若从另一个角度看“体检这块即得利益对直接中标的医疗体检机构也算是一块“蛋糕”,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催生了“招标、流标”的现实存在。
至于说到投标不足三家,其中含概的内容有“标书不符合要求,或者价格超预算等问题,导致“流标”在所难免。
解决的办法:招标人重新审核招标文件;修改资质要求、技术参数和预算;按照《投标招标法》立即启动第二次招标时间,并发布公告。
至于公司这次遭遇“流标”,也一定有其具体原因,我们大家相信按照集团要求,无论修改标书,或是调整预算总可以在坚持原则和合理协调中找到最佳方案,在招投标中把握好平衡,达到投招方满意,让员工放心。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