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里仁》(下)

来自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里仁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①礼让:礼节和谦让。

②何有:何难之有,不难的意思。

③如礼何:把礼怎么办?即如何实行礼制呢?

孔子说:“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吗?难道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实行礼制呢?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4.15 子曰:“参(shēn)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①贯:贯穿,贯通。如以绳穿物。

②忠恕:据朱熹注,尽己之心以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就是忠恕罢了。”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①喻:通晓,明白。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①贤:贤人,有贤德的人。齐:看齐。

②省:反省,检查。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①几(jī):轻微,婉转。

②劳:劳心;担忧。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①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②方: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若是对他父亲的合理坚持的准则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①逮(dài):及,赶上。


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①约:约束,拘谨。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样的事比较少。”

4.24 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①讷(nè):说话迟钝。

②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①数(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②斯:就。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64评论 1 16
  • 01 学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
    故垒千堆雪阅读 8,193评论 0 4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3,361评论 0 1
  • 书名:本和我 作者:【美】罗伯特·罗素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好伙计阿莫鼠笔下 他那鲜为人知、不可思议的传奇人生。 这...
    西丝轩主阅读 855评论 0 4
  • 1、红目鱼 30元/斤 少刺 2、大龙舍 32/斤 少刺 小孩适合吃 3、肉昌 25元/斤 少刺 4、白姑 25/...
    tacysu阅读 67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