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专注是金,他们就是榜样

今天,被两个坚持自己的梦想终有所成的人触动了!

一位是在简书中了解到的作家蒋坤元,一位是在朋友那里听说的农民词作家许会峰。

他们以梦为马,书写自己的励志人生

蒋坤元老师是写作的忠实爱好者。从上世纪80年代当兵时写新闻报道开始,40年笔耕不辍(3年前他也报了齐帆齐老师的写作班),近几年大作不断,仅去年就出版了6本长篇小说。

许会锋是河南襄城县东张庄村农民,农民词作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如今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许昌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副教授职称。不久前,刚刚当选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会长。被许昌学院艺术学院聘为特聘教授。

他们用亲身经历诠释什么叫专注是金

知道蒋坤元老师,是今天在简书上读他本人的一篇文章《如何能静下心持续创作40年》。从上世纪80年代当兵时,蒋坤元从写部队的新闻稿开始,结下了对写作的不解之缘(印象中作家二月河也是从部队做文书,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因为对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感兴趣,心想如果自己能够写一本这样的小说该有多好,便在他心里种下了一个写小说的种子。40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对写作的喜爱和坚守。一边创业一边笔耕不辍(他戏说,要做苏州最有钱的作家。喜欢他的这种敢想敢做敢言的风格)。当兵的经历、工作的经历、创业的经历,生活中的磨难和感悟,都是他创作的素材金矿和源头活水。已年近60岁的他,这些年不断有小说和散文出版问世,可以称得上一名令人钦佩的高产作家。他说,“写作让自己的心沉淀,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幸福”。

蒋元坤老师作品

听说许会峰,是在一个活动上听到了他的发言,从他的发言中知道了他的故事。许会锋,今年47岁,是河南襄城县颍阳镇东张庄村的一位农民。从19岁那年写了第一首歌开始,他就痴迷于歌词创作。一边务农,一边醉心于自己的歌词世界。他说,“前些年,村里同龄人或是务农或是外出打工,都盖起了楼房,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我生活一直比较清贫。家里人都劝我歌词不能当饭吃,但没有歌词,再好的饭也没有味道”。倾心付出总有丰硕回报,28年来,许会峰有多部作品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听见中国听见你"年度优秀歌曲奖、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群星奖"一等奖、新疆兵团征歌一等奖等荣誉。《小村人的婚礼》《西瓜村的故事》《小村微信群》《古村人家》。他的作品以小见大,写家乡身边人的故事,写中原农村的发展变革,写乡村百姓的时代精神风貌,反映着时代的变迁。他说,"我十分庆幸我是农民,让我离生活最近。温暖的乡音、乡情,朴实的民风、民俗,为我带来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许会峰有一个作品叫《一路耕耘一路歌》,最能代表他的心路历程。他说,“爱上一件事儿,找到一个趣儿,是我对创作的一种态度,我愿在文艺春天里耕耘播种,将我与歌词解不开的缘进行到底”。

农民词作家许会峰
两位作家给我的启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如果数十年如一日,执着于一件事情,专注于一件事情,醉心于一件事情,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在你立足之处,深挖下去一定会有清泉涌出!”。

愿心中有梦想的人,都能够以梦为马,坚持坚守自己心中所爱,请相信:专注是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