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真傻,总盼望着长大。以为长大了就可以拥有个属于自己的美丽家园。那时觉得心中理想的家园就是气派的高楼大厦,房子里面装修得金碧辉煌,如同西方里的童话故事。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不是失望于王子和公主故事,而是失望于我憧憬的理想家园。
长大后所有的平房好像突然间都差不多看不到了,就好像那些矮小的平房也和我一样长大了,只不过它长得更高大雄伟。城市里面高楼林立,几乎遮挡住所有星星。小伙伴也找不到了,好像消失了一样。虽然我可以随时打电话听到他们声音,可是如今见一面怕是难啊。高楼锁住了心门,让人们减少了接触、交流,彼此之间变成最熟悉陌生人。城市化的发展固然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在这样发展中把老祖宗最宝贵的东西——仁爱,丢失了。
当我走访在藏民的家里,参观他们的原始居住房子,仿佛又寻找到了心中理想的家园。四合院一样两层平房,空旷的院子里养着几头牛,墙壁上粘满着牛粪,散养的鸡能飞得老高,轻轻一跃就可以金鸡独立于窗边,两只形影不离的羊母子哺乳画面。屋外阳光充足,房门口外边的小廊上长年都摆放着颜色鲜艳的长木沙发,铺上自己纯手工编织的地毯坐垫。几个穿着鲜艳民族服饰的藏民们三五成群的席地而坐,相互闲话家常。他们长年的晒着阳光,皮肤黝黑,眼睛却真诚友善。见到我们来,他们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说着那悠悠从远古时候飘来的藏语。
两层结构的独立四合院,一层用来堆积物品、储存粮食。二楼上去是四面相对的几间房屋,各自住着几户人家。长廊,大厅里放着纯手工织布机,上面停留着织到一半的地毯,五颜六色的毛线球散落在一旁,凝静的时光画面如同一幅静物油画,让人不忍打扰。祭祀的金色的器皿整齐的排列在庄严、肃穆的祭台上,崇敬及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通过与藏民的聊天中我们得知,如今这样原始的藏民房子,不久后就要被政府征收,根据政府政策方针,将部分藏民迁移到部分的样板房里,进行一个试验的新式城市居住模式。在听完这番话之后,我内心无比沉重,感觉我眼前短暂的理想家园又要如梦碎了。恐怕以后也只能在童年的回忆里去寻找理想家园依稀的缩影。
理想家园没有固定模式,可是理想家园里面最核心的价值观我个人认为一定是要有仁爱!仁爱让我们产生敬畏之心,对物产生惜。我们爱惜物命,才会不随便乱扔垃圾,不浪费食物。在理想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都尽可能的用一种敬畏之心,仁爱之心。儒家讲心,讲意。儒家让我们从心出发,一步一步往外推,从诚意到正心,接下来是修身,修身完了之后,你就不能够继续停留在自己的个人身上,要到齐家,把你的家给弄好。齐家又是治国的基础,治国又是平天下的手段。可见,我们要打造理想家园的重要性,才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