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时,寻出两年前为某报写的文字,加入新近的感悟,重新整理,既可留存,又可共享——
思考缘起于一位熟识的妈妈,她的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对“生”与“死”的问题十分关注,总是缠着问相关的问题。
该不该和幼儿谈“生死”?
其实,从饲养的小动物死去、身边亲人的消逝,到新闻报道上的各种天灾人祸,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与“死亡”建立着联系。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越是回避,越是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越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未知与神秘的恐惧感。是该谈!
怎么谈?
这确实是个问题。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这些半大不小的人儿,说浅了,如隔靴搔痒,不能解他们蓬勃的好奇之瘾;说深了,发育未全的心智能否承担生死问题之沉重?
我的孩子在3岁多的时候对于人的成长变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好奇于自己是怎样一点点长大,什么时候才会变得和爸爸妈妈一样大?
期间,家中两位亲近的长辈年老逝世,他开始对“死”这个词感到困惑,“阿祖到哪里去了?”让他感到不解。怎么说,他才能在他的认知能力范围里明白?
这样的情况下,我通过简笔画的方法,画了几个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小人,结合身边具体的对象跟他讲述了人的成长过程,并告诉他,当一个人很老了就会死去,就像永远睡着了,不会醒来了。同时拥抱着他,告诉他:可是我们会一直记着他们,想着他们!
当孩子大了一些,从旁人嘴里听到、从电视里看到“人死了,就是上天堂去了。”他的小心眼里又萌生了新的问题,当他好奇而兴奋地问:“妈妈,人死了真的上了天堂吗?天堂是什么样子的?”的那一刻,知他如我!难不成这个好奇宝宝期待着一探究竟?!脑袋经过高速运转后,我冷静地告诉他:“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也许天堂是个美好的地方,但一旦去了就永远也回不来了。”然后和他一起阅读《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
既然无法回避,不如让我们平和地面对这个话题——
1、把握时机。每个孩子对生死问题的敏感期不同,当孩子的话语中经常出现“死”的字眼或开始提出相关问题的时候,就是对他们介入生死教育的时机了。过早,无法引起他们的关注;过晚,恐怕已形成某些固着的观念。
2、情绪感染。家长看待死亡的情绪和态度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语气等形式不知不觉地传染给孩子。紧张、回避的态度会使孩子接收到恐慌的信号,平和的态度则会帮助孩子稳定心绪,释放内心的恐惧。
3、表达方式。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专业的概念他们无法理解,直白的讲述过于冷酷,最好的方式是将生死教育寓于故事之中。四季交替间,一棵树木的繁茂与枯败,一朵鲜花的绽放与凋零,便是生死教育的生动素材;绘本故事里,一只小动物的命运变奏,一对祖孙的隔空交流,就是温情的、润物细无声的生死教育。
4、生命教育。生死教育,应该是透过死来看待生的教育,与孩子交流时,除了正视死亡,更要挖掘生命的正能量。穿越亲人逝去的悲伤,还可以触摸血脉相承,亲情绵长的温暖;透过触目惊心的天灾人祸,还可以强化珍惜生命、安全自护的意识。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对“生”与“死”的认知也会逐渐丰富、厚实,我们能做的是在合适的时候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颗温情、平和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