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会计调账的思路和方法

      最近一直处于学习充电状态中,工作久了  没有说喜不喜欢,在我看来 忙一点就过的充实快乐,上班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会计调账方法:(注:文章摘自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公众号)

      很多会计的固化思维中决算似乎就等于调账,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大错特错。我再次强调,只要平时每笔分录、每月结转、每月对账做好了,年底决算不过是一次迭加,理想状态基本上就没有调账的事。调账不是会计工作的主业,除了制度转换统一调整外,它只是一种技术或审计差错纠正的辅助方式,分内部自查自纠和外部审计纠正。如果是当月发生的错误当月调整那是好办,可是跨期已经封账了如何去调?

    在实有资金模式下,预算执行不那么规范严格,科目错了纠正便可,可在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一个萝卜对一个坑,比如你本来是基本支出,用了项目支出的指标,你款项都付出去了,我是抓破头皮想不出怎么去纠正 ,除非对方退款,还原回来,但实践中操作难度太大,因为你没有严格按预算执行和会计制度核算,所以很多单位的账对不上决算的数据是司空见惯。

  一调账的思路

      调账不是凭空捏造,更不是人为操纵,而是在会计制度、财经法规框架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纠正,是拨乱反正,不是粉饰报表,须做到来龙去脉调整思路清晰,调账有据可依,还原真相,方法要简单易行。

      年度内的调账,为不影响收支累计额,多采用红字冲销法,再蓝字登记正确的凭证即可;而跨年度调账,因为已经结账,又不能影响调整年度的收支累计额,所以要从结转后的科目调整回来。

二调账的方法

  1、不涉及收支会计科目的调整(不涉及损益变化)

    除了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收付都是死数,不存在调整;其他科目由于会计技术差错或工作疏忽,存在会计科目串用、漏记或重记,那么在摘要栏注明更正或补充错误的凭证出处,有必要还要附调账说明或审计意见,无论是当期还是跨期,可以采取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填制凭转字凭证更正。如果会计科目和金额没有错,只是登账错误,那么采取划线更正法即可。

举例:

1)增加固定资产,只记了支出一笔,漏了资产分录,那么补充登记入账即可。

2)本来应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却记入”其他应付款”,如涉及到资金收付,只需做转字凭证,将“其他应付款"转入“应缴财政专户款”就行;不涉及资金收付,直接做一笔相反分录即可。

3)如果是二级以下明细科目,则同样做转字凭证调整为正确的明细科目即可。

2、涉及收支会计科目的调整

      最头疼的自然是对损益有影响的差错,损益表是动态时点数,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时点数,收支错了,必然影响结转结余的错误,最后影响资产负债表。

1)单笔收支的差错:比如只发现某一笔的收支核算有误,如果在会计年度内,涉及资金收付的,只要采取红字冲销法,冲转错误的收支科目和金额,改变借贷方向转入正确的科目和金额即可;不涉及资金收付的,则红字冲销原来的凭证,补充登记正确的凭证就可以。如果是跨年度,则需要从结转后的终极科目还原回来,按照结转流程:收入支出科目-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事业基金,那么我们就需要从事业基金中还原回来,同时还原回多计或少计的专用基金。

举例:

1、某单位2015年收到上级补助打假经费10万元,会计未列收入,记入了其他应付款,当年将支付的一笔差旅费8万,记入了其他应付款,以隐匿正常开支,年末结余2万元归单位支配使用,该项工作年内已完成。假设结余计提40%职工福利基金;

年度内调整(还未结账之前):

借:其他应付款-打假经费 10万

贷:上级补助收入-专项资金收入-打假经费 10万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打假专项经费-差旅费 8万

            贷:其他应付款 -打假专项经费- 8万

跨年度调整:

借:其他应付款-打假专项经费  2万

贷:事业基金  2万

借:事业基金 0.8万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2万*0.4=0.8万

2)累积影响数的差错:比如可能涉及到不只一笔,而是N笔,如果在会计年度内,采取红字冲销累积影响数的总数,再补充登记正确的分录;如是跨年度调整,则将累积数从结转后的终极科目还原回来。

调整分录同上。

三特殊情况下的调账

      实践工作中,有些专项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并发生了支出,但相应的经费指标却下达滞后,工作不等人,你又不可能等钱来了再去干,这种情况 是普遍的。

    还有种情况是同一个项目工作有不同的资金渠道,有些是中央预算、地方配套甚至单位自筹,这就造成一个项目有多种资金来源,按照配比原则,会计会做的得脑溢血,到结转的时候出现某个渠道是负数。有时这个指标用完了,用那个指标,同一笔付款几个渠道拆分做账。

      如果实有账户资金进行垫付还好办,挂其他应收款,钱来了就可以冲抵。但你碰到国库集中支付,给你下达的是专项指标,你可就傻了眼,钱已经付出去,可怎么去将垫付的钱收回来,又怎么把专项指标给花出去?

我通常的作法是延迟报账期至专项经费下达,如果工作不等人,那采取预借资金的方式渡过等钱的阶段,经费指标来了再收回借款,按照财务审批流程进行支付即可。

    但现实接触过一些会计,项目资金没有下来,发生了相关支出,由于会计出纳平时沟通不足,出纳已经将费用通过直接或授权支付从基本支出或其他专项工作的项目支出预算指标中给报销了,就会造成基本支出的指标不够用了,占用的其他专项指标少了,而后面拨入的项目资金又花不出去了?碰上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调账的难度,还会面临到结转结余两年后收回的风险。那么我们怎么去拨乱反正回来?

1、象这样串用或垫付行为一般是对公行为,比如某个工程项目垫付资金,这就要和对方多沟通,先将原渠道出去的钱退回来,由预算单位发起退款指令,原渠道收回款项,恢复原指标,再按照正确的渠道支付列支;这种办法是可行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基本也会得到对方的理解和配合,怕就怕给人家的钱花掉了,财力又不够,或是根本不鸟你,那又脑壳疼。

2、钱要不回来了,那只有想办法变通,张冠李戴,将错就错。既然你用了我的,我就要用回你的。那逼的你没办法,只有将错就错,下不为例,要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串用指标先行支付,支出仍然按实际的项目支出名称,收入按实际使用的指标,驴头不对马嘴也顾不上了;那么后面姗姗来迟的指标,你只能想办法付出去,会计分录只能是支出只能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预算科目核算,收入就落定后来的项目支出名称。大抵将垫付的资金花的略微相当罢了。但要注意不要人员经费用在项目支出上,擦边球也不要过线,不过在吃饭财政的常态下,越界的事见怪不怪。

      情非得已,曲线救国。审计会计好比警察与小偷,相互之间玩攻防战。但审计也并不都是黑包公,六亲不认,油盐不进,也有七情六欲,懂得分寸,你只要把理由讲充分一点,认错的态度诚恳点,出发点是为了工作,为了地方发展,我想审计也只能摇头苦笑,抱以谅解与同情,也许当个屁把你给放了。有些东西需要你去领悟精神实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