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穰苴,这个人物,如若不是对《司马兵法》颇有研究,又不曾经太史公的笔下,想必不会在这历史洪流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史记》所载,不过是司马穰苴通晓兵法,但是行为之处,亦引人深思。
首次被引荐时,司马穰苴没有洋洋得意,一展宏图,而是知晓自己身份不高, 人微权轻,不会被人信服,希望齐景公派个众臣随他督军,只是可怜宠臣贾庄,颇有些势力,又恃宠而骄,能知上意,却不知道宽和为人,如何御下,一次便做了司马穰苴上位的活靶子,一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算是在军中树立了威信,接下来的过程顺理成章,良将待兵,亲力亲为,威望怎能不日渐高涨,所以敌军听闻如此,未战而退。或许这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真打起来,有此将领,士兵也必定会竭尽全力,胜败已定。
至于后来司马穰苴死于权臣弄术,做了政治牺牲品,是悲哀,也是无奈的常理。
司马迁对司马穰苴与《司马兵法》的关系颇有微词,实在是不懂,司马穰苴在太史公心中到底是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