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性别胜利,不是彼此为敌,不是物化利用,而是我们彼此尊重、彼此依靠、彼此成就。
影片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印度冠军摔跤手马哈维亚二个女儿训练成摔跤世界冠军的故事。在整部电影之中,有明暗两线,明为追梦,暗为揭示女性深受歧视的窘状。而梦想的实现,也在意味着女性在不断地取得男性甚至是国家的认可。而最为让人触动的,除了爸爸对她们不辞辛苦的栽培之外,也还是在于电影的暗线之处,女性如何证实了自己的实力,如何证明自己也能摔跤摔得过男性。
片中主人公马哈维亚是一个严厉的教练同时也是个温情的老爸。曾是国家摔跤冠军的马哈尾牙迫于生活的压力,放弃了心爱的职业摔跤生涯。他希望有个男孩来子承父业,结果她妻子给生了四个女儿。为此,辛格还和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清晨五点起来,开始晨跑锻炼,进行力量的训练,还让女儿换掉裙子,剪掉心爱的头发.......对于辛格来说,一切阻碍女儿们练习摔跤的事情都要被解决。辛格严格的要求和训练,似乎并没有得到女儿们的理解。影片在女儿们训练时候的插曲《坏蛋爸爸》,似乎述说的就是女儿们的心声。
让女儿练习摔跤,是辛格为了实现为国获得金牌的梦想,背后更有着辛格希望“改变女儿们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的命运”。爸爸用了十年的时间,花尽心思培养着她们,他并没有完完全全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事实上他用自己的特长挑战了她们的命运,改写了她们的人生。最令人心酸的是,爸爸辛格拿出女儿成长过程中收获冠军和荣誉的相册,每一次的成功都有他的记录。“她们这一路,走来不容易”。执着的父亲、严格的父亲乃至疯狂的父亲,都是同一个父亲,却又不是一个父亲。
影片中大女儿剪头发的剧情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早上五点的天还没亮,吉塔坐在椅子上,背后站着理发师,她的对面是父亲马哈维亚。此时两者分别处于对角线构图的两端,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 吉塔头发最终被剪掉,剪头发的声音,画面是母亲和巴比塔不忍心看下去的表情、特写掉地上的头发和吉塔抹泪的动作。吉塔和巴比塔两人短发穿着校服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村里人惊讶的神情更是将那一刻他两内心的绝望无限的放大。另一处剪头发是在即将要比赛时,她自己在宿舍剪去的。框架式构图,让人能清楚的看到吉塔镜子里的神情,坚定的眼神,干脆的动作,一刀剪掉。这与第一次剪头发形成对比,体现了她内心的变化。 剪头发这个举动就像一种仪式,其实头发真的影响摔跤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如父亲在剧中说到他会铲除妨碍女儿摔跤路上的一切不利因素一样。
聚光灯下,女儿把奖牌递给爸爸,接过奖牌后的爸爸细细打量。这一刻,他的梦想得以实现,女儿乃至千万女孩的命运得到了改变。梦想最终照进了现实,梦想的力量最终爆发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