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我是在小桃姐的共读计划中读到这本书,在此说说自己读完书后的一些感悟。
如果用一段文字来评价《刻意练习》,我会这样评价:
这是一本带点鸡汤儿的技能类科学著作。
说它是科学著作,是因为作者从大量实验和研究出发,向读者论证了“刻意练习”这种练习方法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向我们熟悉的“天赋论”和“一万小时定律”开炮。
说它是技能类,是因为它向读者提供了可以参照的“刻意练习”方式。而说它带有鸡汤元素,则是因为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即使你天资平庸,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成就卓越。
但是,有优点就会有缺点的,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在于:
这本书用大量的例子来颠覆了传统的“天赋思维”和近几年很正能量的“一万小时定律”,也正是因为如此,让研究案例占据了本书超过2/3的篇幅。
因此,本书的整个重点在于向我们证明了“刻意练习”的这种练习方式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也提供了如何进行刻意练习的大方向,但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详细的进行刻意练习。
1. 从传统的认知开始
对于取得卓越成绩的人,传统的认知会将其归功于“天赋”。
或者,当你做一件事做得不够好时,家长会说“别灰心,你只是没有做这个的天赋,你做那个一定很擅长!”
这是我理解的关于成就认知的第一个阶段——把所有的成就归功于天赋。
但是,如果你对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超级大师说他们的成就只是因为他们有天赋,他们一定会气得活过来,指着你的鼻子大骂:我付出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你特么居然说我是靠天赋!
幸好,现在的人没有那么傻,我们逐渐相信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因此才有了像“天才,是由1%的灵感和99%的汗水组成”这样的名言。
这是我所理解的关于成就认知的第二个阶段——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但是,即便我们越来越理智,但对于一些开挂的存在,我们还是会把他们归功于天赋。比如说下面的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莫扎特,他牛逼到什么地步呢?6岁就跟着父亲在欧洲为上流人士做巡回演出,那时他的双手才只能勉强够得着琴键,而他一辈子创作的乐谱,交给普通人抄,可能都抄不完。
第二个例子,俄罗斯象棋大师阿廖欣,同时和26人下棋,注意,不是普通的下棋,是同时和26人下盲棋,什么意思,就是他自己看不到棋盘,而是由工作人员告诉他别人怎么走棋,他再告诉工作人员他下一步怎么走,然后工作人员再帮他挪棋,整个过程中,他看不到每一个棋盘和每一颗棋子,全靠记忆来记住26盘棋的所有每一步棋。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阿廖欣赢得了其中17盘,输了5盘,和了四盘。
第三个例子,大家可能都看过最强大脑,对里面的记忆大师王峰有一些印象,这也是这本书里举的一个例子,在2011年的世界脑力锦标赛上,王峰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当别人以每秒钟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他念出数字之后,他记住了300个数字。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些人的这些技能,真的就是像开挂甚至是超自然现象一样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法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是可以做到的!而这就是对于成就的第三个理解阶段——刻意练习。
2. 如何证明刻意练习是有效的?
为了了解这些非凡的杰出成就是否是可以后天训练出来,作者找来了一位名叫法隆的实验对象,想要提升他的长时记忆,也就是像王峰那样的能力。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刻意练习作为一种训练方法的威力,它可以无限制地突破人类的极限。
而且,这个例子还只是作者作为研究者做的第一次记忆力实验,后面又进行了很多次实验。
书中说出了我很认同的观点,即“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人们假设,天才在确定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这种假设会指向一些决定与行动。如果你以为那些不具备某方面天生才华的人绝不可能擅长于这方面的事情,那么,当父母、老师或者其他人看到孩子不擅长做某件事情时,就会鼓励他去做别的事情。对看起来笨手笨脚的孩子,不会让他去搞体育;对那些唱歌不着调的孩子,会让他去试试别的;对那些不喜欢数字的孩子,会跟他们讲,他们擅长数学。
于是,这些预言自然而然地成真了:人们认为这个搞不了体育的女孩,绝对不可能精通打网球或踢足球;人们觉得那个男孩是音盲,那他也绝不会去学习演奏某种乐器或者学唱歌;还有些孩子,人们觉得他们不擅长数学,等他们长大以后,自己也就信了。这种预言真的自我实现了。
当然,另一方面,当孩子从老师、教练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表扬,并且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支持和鼓励时,最终会比那些被告诉永远不要去尝试的孩子,能够更快地提升他们的能力,因此使所有的人相信,最初的表扬是有道理的。这又是一次自我实现了。
所以,这种“预言的自我实现”,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因果倒置:大家所认为的没有天赋,就不去做这件事情,但实际的根源在于,我因为种种外界评论而没有去做这样的事情,因此也就导致我并不存在做这件事的天赋。
3. 如何刻意练习
那么问题来了,要达到开挂的等级,应该如何训练?
我们在小学就学过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大家对这个故事印象之深,也就不用我再废话了。但这样反复的练习,并不是有效的,因为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
而法隆的例子中,作者采用的训练方式,其实是精心设计的,是属于“刻意练习”
那么,什么是刻意练习呢?它应该包含这些要素:
1. 有明确定义的特定目标
2. 练习时方式专注
3. 需要留意和处理练习中的反馈
4. 走出舒适区
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你会经历四个阶段。
首先,在第一阶段 ,你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对一项事物产生兴趣,然后便会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你的兴趣会逐步加深,然后便进入第二个阶段,变得认真起来,这时你可能清楚了这个行业里的大框架,也知道了这个领域里,谁是最厉害的人。
接着,如果你还有兴趣和激情的话,你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开始全力投入。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不断训练、根据训练结果的反馈,再不断调整你的训练方式,这是一个PDCA循环。
最后,随着全力投入和训练的时长不断增加,你开始成为这个领域小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你需要进入第四个阶段,开始开拓创新,因为已经很少有他人的经验或训练方式能够帮到你,这时想要继续成长,你需要自己去摸索和成长,找到更好的练习方。
在刻意练习中,有两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合理的训练方式
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那么,刻意练习需要什么样的训练方式呢?
它应该是一套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并且它应该适合受训的人。
好的训练方式有多重要呢?
第二,合适的导师
我们刚分享了训练方式的重要性,但问题是,你如何知道什么是好的训练方式,以及什么是适合你的训练方式呢?
所以,你需要有一位在这个领域中比较杰出的人,来作为你的导师,帮助你制定训练计划、指导你训练并给你安排一些作业。
当然,这个导师并不需要是最好的,而需要适合你现在这个阶段,比如,你能想像莫扎特这样的顶级大师教我弹钢琴会有多么惨烈吗?
因此,随着你刻意练习的深入,你在这个领域的层次是会不断提升的,所以,在不同的阶段,你会需要不同的导师。
所幸的是,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相对来说,我们可以更容易的通过网络渠道找到这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
每一个领域,都有出类拔萃的专家,但这些专家不一定有时间和精力来指导你。
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可以试着去分析和学习专家的经验,分析他们的成长路线,他们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然后,针对这些分析进行分解,就成了我们自己一步步的练习目标。
如果你有幸能够找到一位愿意帮助你的导师,你还得注意,他是否有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