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仁义礼智信忠孝

仁义礼智信忠孝。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指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义: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为前提。他们把“义”他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


礼:中国古代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春秋时的政治家子产最先把“礼”当作人们行为的规范。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礼,这“礼”既指周礼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


信: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忠:儒家的道德规范。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忠”。


孝:儒家的伦理范畴。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最根本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