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的总体思想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古人又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一书,薄薄一册,却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孔子在《易经·系传》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文字很多时候难以将想要表达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对于《论语》的解读,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孔子。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指两个人,由二人延伸至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何处理感情,如何共事。
《论语》中提到的“里仁”,则是“仁”的另一方面,“仁”的内化方面,即自处于仁,它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于如何自处。
所以说,《论语》中的“仁”即是指两个方面:如何自处,如何与人相处。自处即完善个人的内心修养,处人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而后达到“礼”的境界才能称为“仁”。因此,“仁”有一个实在的境界,并非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内心实在的修养。
《论语》最终的总结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其中“不知礼,无以立也”即是强调“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一个人不知道礼,在社会上是无法立身的。
二、《论语》思想分类教学
而“仁”具体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学习《论语》,有没有一个好的切入点?从教十余年来,我一直在摸索体验,后来在读过有关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后,我有些思路了,那就是,对《论语》进行思想分类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交流之。
那么,如何分类呢?
我们周围的人,无非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或者同事。所以,我参照南怀瑾先生讲授的资料,试着从孝道、友道、学习之道、君子之道、人生之道几个方面分类进行了教学研究。 每个方面少则十则左右,多则不会超过二十则。
教学时间上,不一定每次都要拿出整堂课去讲《论语》。还可以在早读时分类讲上一两则,穿插一些故事感悟,少则十分钟,多则二十分钟,之后接着让学生放声读背下来,效果更好;或者在课堂上讲视时间有余而穿插讲解一两则。
呈现方式上,少则于黑板上板书,多则制作PPT演示,结合经典名句印发给学生去读背,形式不拘,方法灵活。
当然,我在给学生进行分类讲解的时候,不单是要让学生理解《论语》句子本身何意,还会给学生拓展补充与此句相关的古今中外故事进行拓展延伸,方便理解与领悟。有时会联系自身的体验,我过去的经历,我的自处与处人的过程,我的得失。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学习过后反过来会用《论语》中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有时课堂上也会让学生起来谈自己对某一方面的体验与理解,也可以讲自己身边发生的有关的故事给同学听。
《论语》分类教学一反以前的不分类的单纯讲解句子本身的灌输教学方式,其效果有很明显提升。所以,在此我写出此报告来,希望能给更多的同仁以启发。
三、来自学生的反馈
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水花四溅,经久不息;一句圣人之言投进学生的心里,其心思振荡,也是难以平静的。在陆续地学习了孝道、友道等《论语》里的经典句子之后,学生开始按捺不住了,纷纷在周记上、作文中或者投给我编的报纸的稿件里,表现出受《论语》触动之后的心理活动。
比如学过孝道方面的句子之后,许多学生回家后对待父母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体现在作文与周记中,感恩的方面多了许多;不等学完友道内容,许多同学对待身边的同学与朋友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我教的2008级12班的一个学生在学了“人生之道”后在周记上写了一篇文章,在经过其同意之后我发表在了我编的校园文学小报《梅子树下》上了。
其原文如下:
从容的人生,简约的幸福
贾 坤
(2008级12班,笔名 南鱼子)
语文课上老师写下这十个字,开始了《论语》授课的第四个专题——人生之道。于是,一节课我都在围着它转,围着它思考。
是啊,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从容,而幸福的终极形式也就只是简约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孔子一直强调君子的形象。“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孔子定义的一个君子所应有的气度,而“不忧、不惑、不惧”融到一起,也就是从容。内心足够的仁厚,宽和,所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内心便有一份安静和坦然;内心明白在如此繁杂的世界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那么烦恼与徘徊的彷徨也就少了;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敢于勇往直前,内心也自然少了一份怯懦。这样,做到仁、知、勇,就少了忧、惑、惧,人生自然从容。君子就拥有一种气度,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而说到“简约的幸福”,我想这应该属于庄子了。孔子宣传礼乐,而这些太复杂。庄子就不是了,他看破名与利,自然更不在乎礼乐制度了。在我心中,庄子就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小老头,衣衫不十分讲究,头发或绾或散,拖着一双草鞋,虽然贫穷,但他却像鸟儿一样欢快。现在好多人都抱怨自己不幸福不快乐,他们一直用追求将自己紧紧捆绑。我并不是说人应该放弃追求,现在的我也难以辨清其间的矛盾,我只想说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追求,加菲猫说过一句话:“我一直都在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向世界争取做一个懒人(猫?)的权利。”或许这句话能解释一下上面的那个矛盾吧。
生活就应该简单。我还没有太多的资本说“回首以前的岁月……”这类的话,我只说看看以前的日子,我们曾经一门心思渴望的,放到现在却成了我们极想逃避的;曾经无限美丽的,现在也变得平常。其实,简简单单才是真。
好多人对我说:“你真幼稚!”我就幼稚地笑笑。他们怎么知道,我追求的是婴儿般的幸福。人生有时需要一种回归。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此刻我才明白,我们的最初目的,只是这一份素白的简约的幸福。
学习的终极目的,其实就是学会把握幸福的能力;成功的真正标准,其实就是做最好的你自己。
该同学如今已在去年成为我的同事,也成了一名语文老师。
这就是《论语》的力量,这就是名句的影响力。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我教授2011级学生有关《论语》的课程时,我所带的3班的朱亚星同学把他写的一篇短文送到我手中,说是学了《论语》之后的简短感受。此文也同样被我发表在了《梅子树下》。
其原文如下:
亲情·友情·爱情
朱亚星(2011级3班)
楔子
展开对《论语》的学习已经很长时间了,从孝道到友道,再到学习之道,听《论语》之声似悦耳之乐,久久回荡;又似鼎钟,令人神明……
第一幕 礼赞亲情
我必须正视那佝偻的背影,那满头的华发……
我看过许多赞美父母的诗歌,很动情,又很伤感。我想,对于亲情,我想的只是“爱我的人我要加倍去爱”,何况这爱又是如此般不求回报。
仅仅怀着一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此时也要好好地、静静地去爱着他们。谨此也献给已过的母亲节和即将到来的父亲节。
第二幕 礼赞友情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傍晚的夜空泛起了红晕,沉沉地,似乎与大地接壤。
依旧是雨夜,仍然是那个地点,只是不一样的人,也有着不一样的心境。可能已忘不了昔日一起的欢乐,一起穿鞋趟水的勇气,一起迟到挨批的尴尬。这些年,一起傻了,一起疯了,但很快乐。此刻却又有一丝想念。想念彼此间毫不避讳的放肆,无话不谈的豪情。
我赞美我的高中学校,因为它让我遇到了我命中重要的人。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陌生人,隔着我生命十六载的寂寞,你是我第十七载的坚强;最后的最后,我们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却隔着有生之年的时光。
第三幕 礼赞爱情
《论语》中未曾向我们透露半点爱情,但这又怎能阻止青少年荷尔蒙的逆发,高中的我们,自然也要以学习为重,将爱情囚禁于朦胧之中。
我是在等待你的回来,还是在等待沉沦苦海?在被迫留下的365天里,我一直做着云开的梦,守望着云开的思念。
我之所以不敢用文字记录过往,不敢用文字陈述现在,只是因为觉得心与心的距离因文字而渐渐疏远着。你躲避着,躲避着一场难得的宿怨;也忧虑着,忧虑着逃避后的沉寂。
我清楚地看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自己对爱情的赞美,此路的欢笑与泪水,却也是如此般常言。
尾声
最后,引用我们的《晨读卡片》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想,所谓爱,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得到的地方,好好地存在着。”
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仿佛就要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此生由《论语》生发出自身对于周围情感的体验与感触,由此而爱着。
当然,教了几届学生了,像这样优秀的习作还有不少,我不再一一展示了。
这就足够了。语文教学之目的,除了应考外,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爱:爱他人,也爱自己。
我受着《论语》不同层面的影响,也用之影响着我的学生,同时也感受着学生的感受,自觉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不同。我也每每有收获,年年获新知。
所谓教学相长,这又何尝不是?
附:对《论语》进行分类后的不带讲解的纯《论语》文本中的一部分内容。
一. 孝道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心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里仁》
……
二. 友道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
三. 学习之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子曰:“三人生,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
四. 君子之道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
五. 人生之道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