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的措辞
——语言生动鲜活的技巧
用词简明扼要,不然你的读者肯定会跳不过去;语言尽量朴素平实,不然别人一定会误解——约翰·罗斯金
一.唤醒感官
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指出: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视角/看、听觉/听、触觉/触、味觉/尝、嗅觉/闻系统来编码处理自己的经历。通常人们某个特定的词在不知不觉中就透露了他们最常用的系统。例如,面对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可能有这些说法:“手艺真不赖,做得像件艺术品”——用了视觉系统;“真香……”——用了嗅觉系统;“啧啧,看着就流口水”——用了味觉系统;“我想,每天面对这样的美味,赛过神仙啊”——用了触觉(感触)系统;“太美妙了,搞得我现在都不想去听音乐会了”——暗含了听觉系统。
由此,NLP建议,想要与一个人建立融洽关系,一个方法就是明白他主要使用哪个系统,知道用什么语言和那个系统匹配。
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读者更喜欢哪个系统,所以:确保大部分系统——即使不是全部都能在作品中体现出来,最好尽早体现,以便吸引读者。然后持续动用,让读者兴致勃勃,如身临其境。
作为一个作者,起初的创作方式或许主要源于某个感官系统。想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就要注意所有感官,让一个意象、声音或其他冲动成型。
二.生命力在于细节
动用各种感官与另外一个让作品栩栩如生的因素紧密相关,即生动有趣的细节。
大部分人生活在相似重复的索然无味中,他们期待那些无味能用不一样的、激动人心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寻找能揭示人物的行为
要让你的语言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不只是描写事物外表,也要描述人物行为——能反应人物特征的生活瞬间。
如一本书里有这样或那样的细节引人入胜,无法再去改进,这本书也就几乎没什么问题了。
四.情节描写十大法则
来自埃尔莫尔·莱昂纳德的分享:
1.绝不要在一本书的开头描写天气
2.避免写序言
3.绝不要用“说”以外的动词来引出对话
4.绝不要用副词来修饰动词“说”
5.控制感叹号的使用
6.绝不要使用“突然”或“一团糟”的字眼
7.少用方言或行话
8.避免对人物太具体的描写
9.不到过于详细地描写地点和事物
10.设法把读者容易跳不过去的地方删掉
他说,如果正确的用法不再奏效,那得让路。
五.说明性文字的挑战
说明性文字是给读者提供有关人物和场景背景信息的文字。如何巧妙、且不打断故事发展将这些介绍出来,这就是挑战。要点:
1.分开说。场景需要多少,就揭示多少。读者从零星信息串联组合成故事而得到满足。
2.利用合情合理的人物来提问——记者、侦探、警察、新邻居、好奇的孩子、“大嘴巴”
3.在情感场景透露信息——情感内容透露信息不着痕迹
六.关于对话
如果对创作的人物不够了解,所有的人物听起来都一样。文字对话与生活对话不尽相同。并要体现如下功能:揭示人物、推动情节、制造紧张气氛或是其他希望读者体验的感觉或感情。
凭借对人物的了解,以及对他们说话时行为的描写足以让我们知道话是谁说的,所以最好隐匿描写说的副词及动词。如——她厉声说:“……”,她抗议道:“……”,语言中的“厉声”与“抗议”。两人轮流交谈,明确谁是谁后,后面的“他说”两字也应删掉。
对话两个策略:1.仔细倾听各色人等的交谈 2.创作什么体裁,就沉浸入这类大师的作品中。
一个作家,当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多姿多彩、生动传神的语言相结合,便打开了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