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阴阳二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但三伏天仍在继续,此时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导致秋燥症、肺系疾病等频繁发生。因此,夏秋交节之际,养生过季显得尤为重要。
立秋·三防
防腹泻
立秋后,天气转凉,人的食欲会逐渐变好。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脾胃长期处于虚弱的状态,立即大补很容易增加肠胃的负担,容易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可适当食用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物,比如白扁豆、薏仁、红小豆、茯苓等。
防暑降温
立秋虽至但暑气尚未消散,应特别谨防“秋老虎”发威。白天的气温依然会相当高,但夜晚的风却带有丝丝凉意,所以做好合理的防暑降温非常必要。早晚时间段可穿一件单衣或随身携带一件薄外套,但不可捂得太厚,以免引起中暑。
防秋燥
中医认为“秋内应于肺”,肺为“娇脏”。秋燥猛于虎,立秋之后气候逐渐干燥起来,肺气虚会使身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容易情绪低落。多饮水,合理调节情绪,及时排解内心的忧愁,做到内心安宁、心情舒畅,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
立秋•三宜
淡补
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即在立秋这天进补高油高脂肪食物,首选必然是肉,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如肥胖、代谢不畅、糖尿病等人群,盲目进补或加重病症。
秋季进补应循序渐进。盛夏未散,这几个月的冷饮、冰冻、寒凉食物使得肠胃变得“脆弱”,特别是体虚者,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反而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清补主要指补而不腻,要适当食用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百合、山药、鸭肉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润肺
燥邪为秋令时邪,“秋老虎”属“温燥”,肺为娇脏,燥易伤肺,故易出现“肺燥”症状。肺脏受伤,症状包括咳嗽,即我们常说的“秋咳”,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咯。
此外,鼻干和流鼻血,咽干、口燥、声音嘶哑等表现也很常见;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干枯等表现也会在立秋后出现。
对于“秋燥症”的发生,饮食以润肺清燥,可适当选食秋梨、甘蔗、荸荠、粳米、蜂蜜等食材,适当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药材,如玉竹、沙参、石斛、百合、杏仁、川贝等。
健脾益胃
养生学素有“秋来伏不去”之说,此时湿气易困脾。尤其在长夏阶段,大多数人都在空调房中度过,肠胃会受到伤害。此时调养脾胃,既是对长夏损耗的补充,也是冬季所需能量的积蓄。
立秋时节,虽然暑热未退,但已不适合大量食用消暑食物,如西瓜、冷饮等,在昼夜温差影响下,易发生肠胃不适,甚至引发严重病症。
可选用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小米、芡实、山药、豇豆、茯苓等。山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磷、皂苷等多种营养成分。其黏糊糊的汁液是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弹性、润肺止咳。
立秋•四忌
忌贪凉
立秋时节,早晚温差大,凉风偶至,气温不定,人体免疫力受到考验,此时过敏性鼻炎、哮喘病易复发,对温度敏感的人群极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骤然改变的机体习惯易造成内分泌紊乱。
应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并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空调使用。
忌起居不定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忌运动激烈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可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等。
立秋后适宜运动锻炼,但早晚温差比较大,突然降低的气温容易让血管收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尽量不要晨练,最好在吃完晚饭之后活动。运动时循序渐进,不能出太多的汗,同时也不能做高强度运动及长时间的运动,否则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忌悲忧伤感
夏季阳气旺盛,即将进入立秋以后,阳气机会慢慢减弱,进入阴盛的时期。秋季养生要养肺,忧愁过度容易伤肺,所谓“悲则气消”。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不良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人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所以立秋后宜安神定志,收敛神气,心态平和。
【友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