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学者高度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导师是谁

决定一个学者高度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导师是谁

2025-10-01

决定一个学者高度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导师是谁,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没有之一。

我一定要把这句话放在最前面。

刚毕业的时候,最喜欢住在学校周边,因为可以随便进出玩,经常和他们一起跑步玩耍,甚至一起旅游。而学校周边的小吃有很多,便宜又好吃。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学校都不给随便进了,经常想去的时候会被拦在门外,没有事由和理由不给进入,特别是yq后,更加严格了。

记得那个时候开玩笑说,我们这里是学校不给进,小区随便进,欧美很多地方是,学校随便进,小区不给进,正好相反。

言归正传,那个时候在上海,也是在学校旁边,上海理工旁边,那个时候经常进去玩耍,在里面认识了一个朋友,后来的准院士。

那些年,两个人玩的很好,后来也就慢慢锦渐行渐远了,毕竟他太忙了,而我也不应该和他是朋友了,层级不同。

那些年他很感激我,经常还给我发红包,很感激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打开了他的内心,让他变坏了。

那个时候我因为三联刚接触一些人,认识了一些人,后来出了问题。朋友之间托关系,让我到这个学校学习,然后认识了他。交流多了,也就和他说了一些东西,他过去从来没认真送过礼,尤其是大额的,我总和他说之前的见闻,其实一切都是生意,一是要认识评委,去家里蹲守,二是要成为关门弟子,什么人最容易成为院士?院士的学生

他第一次去蹲守成功回家的路上给我打了半天电话,在电话那边哭的稀里哗啦,他接受不了自己变坏了,自己竟然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但是后来慢慢习惯了,越来越会送了……

记得那几年算是我们的蜜月期,经常来往,后来还经常给红包,当然现在没有了!

给红包的原因是进了专家评审组,发的专家费,给我感叹的一句话是怪不得都想当专家。这些都还没有什么,关键是后来他已经傍上新的导师了,过去做的课题是主导的,就是鸡头模式,现在切换了,要当凤尾,当院士课题的分支课题。

当然,这两年,随着各种新闻的报道,可能已经失真了!

那个时候分析了历届诺奖得主以及国内院士关系图谱,得出了一个结论,决定一个学者高度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导师是谁,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没有之一。

这不是常识吗?很多人都不知道,可能当局者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