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哲学课本中,有一副漫画令我印象很深刻。
画中是一位哲人,正闭上眼睛走向悬崖,仿佛将要一脚踏空,在崖底摔得粉碎。画下有一行字:存在即感知。
这是贝克莱主教的话,据书中所说,是一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漫画中那人的荒诞举动,好像意味着贝克莱的学说也是一派胡言,是任何有理性有常识的人都要反驳的话语。
果真如此吗?
贝克莱是一位主教,是信仰上帝的基督徒。在他的哲学中,上帝占据着崇高而重要的位置。当我们不再感知事物时,使事物得以存在的可以是神圣心灵的感知,即上帝的感知。贝克莱又怎么会做出漫画中的举动?又怎么会谵妄地认为,自己不看悬崖,悬崖就不存在?只要看过罗素或梯利的《西方哲学史》,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从贝克莱承认上帝的存在这一点来看,说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上帝不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它者”-----客观的精神吗?
漫画能利用夸张的手法揭露事物的本质,但这样的夸张已然不是夸张,而是曲解,是丑化。我无法理解的是,为何这样明显的谬论会出现在教科书中这么长时间?倘若真正尊重哲学,尊重智慧,尊重理性,尊重近代精神,尊重想要学习哲学的青年,这样的谬论势必会在出版之前被弃置,被撕毁罢。
p.s.一切想要利用漫画来曲解哲学体系与日常经验的尝试都必然会失败。如果不是由于时代原因缺乏必要知识的话,没有一个哲学家会给出一个不能解释常识的哲学体系。(语言哲学家除外,他们挑战的问题太难了,太基础了,以至于能自圆其说就很艰难了)或是解释或是反驳,无论如何常识总是被包括在哲学中的。利用漫画来反驳哲学,就是利用大众的无知来反驳哲学,利用多数人的权力来拒斥真理,只能显露出人们的愚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