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六岁时谈生死,都嘲笑我故作深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不太熟的朋友发了条朋友圈:

你在天堂要好好的,我会照顾好我们的女儿。

我心里一惊,没问那个朋友(以下称A),问了另一个共同朋友(B),她告诉我,A的老公前不久受了伤,具体什么情况她也不知道,不过的确是朋友A的老公去世了。

我知道这事是朋友A的老公已经办完后事了,中间经历了些什么,我不知道,但那关于去世的字眼还是令我触目惊心。

生命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我们才会觉得,原来活着那么好啊。

我没有什么亲身行走在死亡边缘的经历,但我必须承认,我很害怕死亡,无论是自身,还是熟识的人。

第一个让我对生死有深刻体会的人,是我的爸爸。

他去世那会儿,我还未满十六岁。

因为教育和家庭的缘故,我对人生的看法算是在同龄的孩子中比较成熟的。我都认为,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只要活着的时候问心无愧,死有什么可怕的。

爸爸在弥留之际,我开始觉得害怕。生死没有那么简单,活着再怎么问心无愧,一旦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爸爸去世后,我经常哭到晕厥,邻居都说,我是个泪腺发达的孩子。我能一直不停地哭泣流泪,一句话不说,也不在意人来人往,一直哭。

十六岁之前,我有想过死别。

班里同学的爸爸去世,我感同身受地难受了好久,想着她没有爸爸要怎么办?

哦,一旦想起没有爸爸,我就情景代入地抹泪。

我以为那种痛苦我理解。

直到我爸爸去世后,我才发现,我以为的痛苦,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难过时候,是深夜梦见那个回不来的人,在梦境中像活着时一样,和我说话对我笑。

死亡就是永别。

没有记在心里就是永恒的说法。

当你想念那个死去的人时,ta在你脑海里印象多深,都无法减少半分思念,甚至,会加大痛苦。你越是爱他想念他,越是痛苦不堪。

记忆不会让他和你见面,不会让你听到他的声音,不会让你闻到他身上的味道,更不会赐予你一个渴望已久的拥抱。

你就是永远失去他了。

没有来世再见,只剩斩不断的余情。

有些关于时间、回忆、感情的东西,稍作思考,心就疼得厉害。

我停止不了因为失去和想念而引发的哭泣,从十六岁开始。

不懂的人会叹气,或者厌烦。

懂得人,常常会边劝我边和我一起哭。

我提早知道了死亡,知道了失去,所以常会思考,关于死亡这件事。

年少时会一遍又一遍书写,希望别人理解我的感受,然后努力爱惜珍贵的人和自己的生活。

我知道有人嘲笑我,多大点年纪,至于这么故作深沉吗?

那些嘲笑我是知道的。

可比起我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

到了现在,更多时候我只是在脑海里想,回忆,期盼。

有时候生活会来点"料",比如,朋友A老公突然去世的消息,让我想要停下,不要想太多的思绪又活跃起来。

生死是永恒的话题啊,怎么可能避免得了。

众人笑着迎接哭着送走的生命,就是这样啊。

我不想去安慰朋友,也安慰不了。有些失去,大概无言才是最好的鼓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真的!! 十分尤其非常特别极度招人烦。 如果你正在或曾经租房、买房,而加了楼盘销售或中介,还开放了他们的朋友圈,那...
    茉非阅读 5,215评论 12 3
  • 6六项精进 一、学习与实践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
    周加华阅读 89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