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最佳状态是什么?是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像当地人一样地生活。
和很多人一样,我对三亚的憧憬,源自内心深处对大海的向往。
我去了三亚两次,都在四月天。没有毒日头,也不用数人头。阳光暖暖的照着,海风吹着,白衫短裙,一切都很美好。
第一次去,我们也不免俗地陷入了不断赶路而没来得及认真享受的境地。四天三夜的旅行其实并未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连当时站在海边的那种感觉都已经模糊了,所以今年,当有人邀请我再去一次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一次,同行十个人,四男六女,刚好租下两部车,来了一场轻轻松松的自驾游。
自由行,节奏就慢得多。这次,我过足了海滩瘾。白天在亚龙湾冲浪、三亚湾游泳,晚上就在大东海的沙滩上吹海风喝啤酒,身边坐着最亲近的人,连空气的味道都是幸福的。
但很奇怪,这趟旅行里最令我难以忘记、感触最深的,反而不是这些在海滩上度过的时光,而是离开前那一晚昏黄的月光下大家在旧码头上大吃海鲜的情景。
那晚,我们一行人十点才集合在一起,当地的朋友推荐我们去红沙码头吃海鲜自助,据说是当地人也常去的地方。
伴着昏黄老旧的路灯,听着广场舞的旋律,汽车缓缓驶进狭长破旧的街道,两旁是古朴的民房,有人聚众打牌,连声吆喝;小商贩正收拾满地狼藉,准备回家;车子一路颠颠簸簸,开进一个颇有年代感的港口。月光朦胧,海水泛着粼光,随风飘荡,岸边停靠着一排排看上去年代很久的渔船,沉寂的,隐在月亮的清辉里,很美。
车子在路边停稳,下车后才听见浪花拍打的声音,海风习习,发丝微拂,吹得脸上痒痒的。周围很黑,大排挡也不像想象中的人声鼎沸,反而十分冷清,我们更是选了一处安静地,一家海鲜排挡的二楼,露天场地。
地方很宽敞,客人却不多,除了我们这桌的十个人,还有一对情侣以及三个中年男人。老板先给我们上了一份扇贝,一份鳗鱼,两份螃蟹,两份香辣虾等等一桌子成品,分量特别足,接着又上了火锅,拿了两大壶活虾,让我们直接下锅闷,吃完也可以再加。
不得不说,环境不怎么样,味道却很好,是我们几天来吃过的味道最棒的海鲜。席间,有来卖唱的女学生唱着青春的调调,让人想起童年里的故事,夏天里风,我们就这样吃着海鲜聊着天,听着歌吹着风,无比安逸。
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笑容满面,我的心里也满满的,身边这些人都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一路走过来的,他们陪我走过初中,走过高中,也即将走过大学,他们走过我的整个青春岁月,我想,我是无比的幸福。
我认为,旅行的意义的确不在于看了多少风景,拍了多少照片,而一个感动的瞬间就足以构成旅程的全部。旅行的美好也并不在于享受,而在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