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观摩到太阳落山的整个过程,每一秒都尽收眼底却意犹未尽。从耀眼的光芒到柔和的余晖,太阳似乎从一个放浪形骸的职场强人变身一个温婉贤淑的居家女子,让人禁不住目不转睛的盯着它。今天,落日余晖是深深的玫红色,亦或许是其他我无法描述清楚的颜色。然后一点点变淡,淡入天际,淡出视野,直到火车再次从一片树林中穿出,天空重新回归视野以后,突然发现一分钟前目不转睛盯着的若隐若现的光亮已消失不见,留给眼睛的风景也仅仅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辽阔天空。。。语言的表述很匮乏,实在也说不清那是怎样的一种视觉盛宴,不过,我很惊叹,惊叹那个从有到无的奇妙感觉。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静静地看完夕阳落山的全过程,嘈杂的火车厢,熙熙攘攘各地方言的碰撞,但是眼睛一直盯着落日的我却有一种别样的安宁感。在这个狭窄地带里,只有静止的我、动态的夕阳和耳机里毕淑敏女士解释着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无心听她讲了什么,我想的是另一件很奇妙的事:此时此刻,在地球的另一段,或许有另外一个人在静静地看着太阳从地平线升起,闻着晨曦扑面而来的味道。如果把阳光视为一种介质,或许它能让希望、幸福搭载,随着地球的奔跑和太阳一起传递给另一端的另一个人。亦或许,那是另一个我。
也许是生活的空间狭窄久了,火车窗外的视野都让我感觉辽阔。回忆这一天,上午还坐在书桌上工作,下午便行走在了路上。汽车晚点、火车票作废了一张又一张、烈日炎炎下的口干舌燥,如此种种不快都让人想把胸腔里的怒火一口气喷涌出来。可是并没有,因为眼前的这个奇妙的过程是每天都在上演的,而我却在活了近第二十三个年头才第一次看到,所以,一定还有比让人恼怒愤恨抱怨的更加美好的事物值得被你看到。保留精力去发现这些让人愉快的东西,不好么?这应该就是那一端的另一个我,想告诉我的吧,通过每天周而复始升起落下的阳光。 一片片田地,一座座隐匿其中却又那么显眼的墓碑,墓志铭刻的并不是某个人的生平,也不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般神秘。它们就只是矗立在那里,代替长眠的那个人仔细端详这个世界,仔细感受太阳的升起落下,帮助他们成就另一个自己。
今天,距离姥爷去世已经一个多月。我回到工作单位后,不时的回想起记忆里关于他的点滴,但是我迟迟不敢下笔。无数次的回忆具体细节会把一个人埋藏其中最深的情绪挖掘出来,但是重复的挖掘会让这段回忆变得没有价值。我很小心的保留这些,不再像爷爷去世时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我能回忆起来的所有细节,我思考的,更多是该怎么度过这一生。姥爷的墓碑同样没有生平的墓志铭,但我想,它应该也是代替他矗立在那里端详世界,接受后人的缅怀。
毕淑敏老师说,她害怕自己到了一定的年纪会理解不了未曾看过的风景,欣赏不了异域文化,不再有敏捷的思维去将所见所闻恰到好处得表达出来,所以趁着能做的时候尽力去做,不给人生留下遗憾。于我,于年轻人,于我们的另一个自己而言,或许想恳切的领悟这些需要一定的年龄和际遇,但是不断地发现,挖潜,直到有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另一个自己,那个理想的、对这个世界有着更深刻理解的、和你同一时间都在看朝阳、看夕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