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方向发现孩子的天赋之六————了解孩子的比较策略

        什么是比较策略呢?比较策略就是去了解孩子的关注点,是求同还是求异,这个不仅用于孩子,对成年人也是一样的。

    在生活当中,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一些情况。比如有些老师就给我说,在班里布置一个任务,或者说出一道指令,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响应,而且特别积极的配合。但是就有个别的同学好像特别特特别的不听话,甚至还对抗她的这些意见,或者不屑于他的这些任务,让这个老师觉得非常不舒服。或者我们家里也有类似这样的孩子,有的孩子,就很配合爸爸妈妈的你是引导,还有布置的一些事情。但有些孩子呢,你让他这样做,他非不这样做,好像故意的似的,而这些很认同你任务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欢喜,那如果不配合,这样特立独行的孩子呢,好像很容易成为大家不喜欢的,费脑筋的,或者是讨厌的对象。

      我下面给大家讲两个故事,第一个,就是有一个小男孩儿,他八岁了,他每周,都要去上他认为的不喜欢的绘画课,和特别喜欢的速滑课。那这个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时候,他说他很用功。但是每次画的都很糟糕,他就在那个画画的教室里坐不住,让他觉得特别的难过,很煎熬。刚开始,妈妈觉得很着急,慢慢的呢,就开始指责这个孩子不努力。因为别的小朋友都已经画好了,而他呢,还在原地退步。但是这个孩子从本心不想让妈妈失望,可是他自己非常的焦虑或者非常的懊丧的,就是觉得自己画不好。

    再有一个,就是有一个活动策划人聘请了一个年轻人,在实习期里,他发现这个年轻人对于飞速发展的广告行业的那些潮流,根本不感兴趣,交给他的一些工作安排给他的任务,都完成的不尽人意。这让两个人都非常苦恼,相反的呢,给他布置一些文字的,整理和起草一些条约,协议之类的,这个年轻人就完成的非常出色。所以实习期过后,这个活动策划人,就把这位年轻人从设计部调到策划部,负责文案工作。现在,这个年轻人还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岗位,干的非常带劲儿。

      那么怎么测试呢?我们可以摆放一些东西在桌子上,让孩子去观察。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一些关系和特点,在观察之后,有的孩子就会说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怎么样的,或者说他们在某些地方是一样的,那这种孩子是找相同的地方,大多数情况它是具有求同的特点。如果孩子说这几样东西不一样啊,他的这里是这样的,它的那里是那样的,说出的话几乎都是他们的事物之间的不同点,那这种孩子的比较策略,是找不同的地方,具有求异的特点。

      如果我们发现有些孩子,他在比较策略当中求同的部分比较多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大概推测出这样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她就比较喜欢按部就班的去做。第一步怎么样,第二部怎么样,第三部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接着怎么样。因为在他心里,他会觉得很有数,他知道每一步做什么。而且他会非常踏实的做下去,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很愉悦,而且他也知道最终的方向在哪里,非常的有目标感。所以他心里就觉得很踏实,很安全,也乐意这样去做。

      跟这样的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尽量的去表达大家一致的地方,大家相同的地方,大家更有共性的那些地方。如果给这样的孩子表达出来,这样的孩子就非常的有归属感,也会有那种认同的感受。所以,他非常喜欢跟我们在一起配合,而且,也把他自己内在的那些优秀的特质容易起发起来。

      如果我们测试出来,有些孩子他是在比较策略当中是求异比较多的孩子,那这样的孩子,其实我们有的时候还真的特别需要来理解他,他看似的否定啊,不认同啊,或者自己的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啊,或者是跟你想法不一样啊,说不啊,其实这不是他故意的,只是它的一个特色,甚至可以说是他特制的那些部分。

      其实这样的孩子的眼光是比较独特的,他非常喜欢创新,他喜欢用他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和看到事物的不同点,喜欢标新立异,特别有这个自己独特的一些特色。如果他长时间的在一个不变的环境当中,他会不舒服,他是非常喜欢有变化的,而且善于发现变化,享受这样的变化。

      这样的特质呢,如果我们是从发现他的这个天赋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这是他一个很很优异的特色。我们不仅不会烦他,不喜欢他,排斥他,反而会因为他这样的一个特色而更加的欣赏他。这样的孩子也会被因为被理解,被懂得而觉得特别。喜欢跟你在一起,也愿意去表达他内心的一些真实的想法。这样的孩子在艺术方面,他是非常有特色,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它也会表达出他自己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展出的那些热情。

      怎么样跟这样的孩子拉近距离呢?你可以这样来去向她表达:你真的是很有眼光,很独特,你真的是很有特色,真的是与众不同。你把这个不同向他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就觉得你真的很懂他,他也会呈现出他身上那些更具潜力的特质。

        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比较策略之后,我们就会对孩子的做事特点有所了解,那么跟孩子的互动就更容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用相同的价值来推动求同的孩子,也可以用不同的价值来启发孩子求异的那个特点。所以了解孩子的比较策略,对孩子的未来规划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导师型父母可以在生活当中,好好的发现,看看我们的孩子是求同多一些,还是求异多一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学员教练及红姐早上好, 我是五组的 戴颖Michelle 我的三个标签是妈妈,会计,好学者 今天非常荣幸的能够...
    心雨Michelle阅读 81评论 0 1
  • 今天的我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厦门路小学的家长节,很荣幸,也很自豪!我去做志愿者儿子也很高兴,希望我能给儿子做个...
    薇薇冰朵阅读 87评论 0 1
  • 在睡觉之前,写几句话吧。 从十二点开始看火影看到现在,凌晨零点十分。 明知自己必须要在睡前写篇文章,可是就是不原因...
    王高杰tree阅读 2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