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小泡
假如你现在正走在一条自己不太熟悉的路上,这时候有个陌生人向你打听:“去XX超市应该怎么走?”
咦是在前面红绿灯那里嘛?还是在对面那条街的胡同里?…
在大脑里搜索了一番却仍然没有得到确定答案的你,可能会告诉对方:“抱歉我也不太清楚那个超市在哪儿,你不然问问别人吧!”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的知识状态对于社会交往非常重要,特别是当我们要决定是否为别人提供信息和指导。相比于一个对自己的能力过度自信、不懂装懂的人,一个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来提供准确信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去冒充专家的人,显然是更值得信赖的交往对象。
那么孩子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对他人有帮助的、可靠的信息提供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状态来决定是否为他人提供信息?
为了考察这个问题,研究者邀请了一些3岁和4岁的小朋友参加实验。实验中孩子们要依次完成两种任务:第一个是“指导他人”任务,第二个“直接报告”任务。
指导他人任务
在这个任务中,孩子的旁边坐着一个叫做“Max”的成人,而研究者坐在他们的对面。像下图中那样,桌子上摆放了三块可以移动的隔板(分别位于Max和孩子之间、孩子和研究者之间、Max和研究者之间)。
由于隔板遮挡,Max是看不到盒子的
任务中包括三种实验条件:
在“无知识”条件下,研究者告诉孩子:“我将要把一个玩具放进盒子里”;等研究者藏好玩具之后才把隔板移走,所以孩子并没有看到藏进去的是什么东西。
在“部分知识”条件下,研究者首先给孩子呈现两个不同的玩具和一个空盒子,然后告诉他们:“我将要把这两个玩具中的一个放进盒子里”;在研究者藏玩具的过程中竖起隔板遮挡,所以孩子看不到究竟是哪个玩具被藏在了盒子里。
在“完全知识”条件下,研究者首先给孩子呈现一个玩具和一个空盒子,然后告诉他们:“我将要把这个玩具放进盒子里”;在藏玩具的过程中没有隔板遮挡,所以孩子能看到藏东西的过程。
实验中使用的各种玩具
在每次藏玩具的过程结束之后,研究者会询问孩子是否愿意为他人提供信息:“Max想知道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你可以帮助他嘛?如果你不想告诉他也没关系,我会告诉他的。”
如果孩子同意提供信息,那么研究者会移走TA和Max之间的隔板,让孩子可以和Max说话。如果孩子不愿意提供信息,那么研究者会移走自己和Max之间的隔板,并且告诉Max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
直接报告任务
这个任务和指导他人的任务类似,也包括“无知”、“部分知识”和“完全知识”这三个条件;但是不存在Max这个人物,所以孩子不需要为他人提供信息。
在每次藏好玩具之后,研究者会直接询问孩子:“你知不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如果孩子回答“知道”,研究者会继续问两个问题:“那么告诉我,盒子里面的东西是什么?”、“你是真的知道呢还是在猜呢?”
首先,研究者分析了孩子们在“指导他人”任务中的表现,下图显示了在不同知识状态的条件下,孩子选择为他人提供信息的比例:
可以看到,无论是3岁还是4岁的孩子,当他们获得的信息越多,即自己具有更确定的知识状态(知道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时,他们也更愿意为他人提供信息(告诉Max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
然后,研究者比较了孩子们在“指导他人”任务和“直接报告”任务中的表现,下图显示了在两种任务的不同条件下,孩子做出正确反应的数量。这里的正确反应是指孩子做出了符合自己知识状态的行为,比如在“部分知识”的条件下,由于孩子无法确定盒子里藏的是哪一个玩具,所以应该选择不向Max提供信息(“指导他人”任务),以及报告自己“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直接报告”任务)。
此图为4岁孩子的表现(3岁孩子的反应类似)
可以看到,在“部分知识”的条件下,这两个任务的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孩子们在“指导他人”任务中的表现明显好于在“直接报告”任务中的表现。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在直接报告自己的知识状态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知道盒子里的东西),但是当需要为别人提供信息时,他们似乎变得更加谨慎,在感到自己无法确定时不会轻易选择指导别人!
从很早开始,孩子似乎就对自己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不过他们有时候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这种准确监控自己知识状态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成熟,而社会交流的情境也许可以促进这种能力的表现。
所以,有时候孩子虽然不会告诉我们所谓的“正确答案”,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他们还没有获得这种能力或知识,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来问问题,也许他们只是说不出来其实心里都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