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没有干货又无聊的随手记,请谨慎阅读。
拒绝的领导的挽留、无视家人的劝阻,终究还是辞去了我的那一份早九晚五、周末双休、不用打卡、没有考核、可以旷班还不扣工资的工作。我在那里呆了差不多600天,这是我毕业以后维持的最久的一份工作,因为舒服。在上班的日子里我觉得很开心,很安逸。
手机是陪伴我消耗时间最久的玩具。自媒体是一个很厉害的产物,它承包了我的所有闲暇时间。它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捷径;为我无所适从的休息日和无聊的工作时间提供了消遣的方式。可是慢慢的我有点心虚,害怕没有了它我一无是处。我的书越来越少,因为自媒体有现成的重点和脑图。我学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练习已经被我渐渐忽视。
我和朋友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哪怕毕业了之后我们还在同一所城市。偶尔一起坐在咖啡馆,手机也不曾离手,聊热点聊八卦,渐渐地我不了解你的生活,你不了解我的爱好。对朋友的了解只通过朋友圈,没个人似乎都过得很好,光鲜亮丽没有苦恼。
看着手中泛白的双肩包,还有五分钟我就踏上这次的散心之旅
——以上是我在列车出发前我卸载的随身本子上的一段话。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结束了我漫无目的的旅行。在列车出发前我删掉了手机所有可以接收自媒体轰炸的渠道:我卸掉了抖音、知乎、简书等一切信息渠道,包括退订了所有公众号和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如果你看到路上有个人时不时掏出手机划拉了几下手机又放进口袋那可能就是我吧。
现在来说说我的旅行吧,无聊又无趣,我甚至怀疑没有手机的那个校园生活我是怎么撑过来的。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感觉我的24小时可以这么漫长,宛如高中时期的英语课。看着我的手机里只仅剩微信和支付宝,我实在找不出可以打发时间的东西。我开始学会发呆、学会功夫茶、学会手磨咖啡,开始读了好几遍带的唯一一本书,开始拜访路过城市之中的朋友,希望他们没有对我失望,因为在一起喝咖啡的时候我不让他们玩手机。
简单介绍一下我拜访的几个朋友,用甲乙丙来称呼吧,毕竟我感觉我才是主角:甲是我一位的学弟,即将毕业的他非常优秀,刚开始实习的他做好了三年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各种APP上学习各种职业技能、职场tips。在交流中他展示出职场精英的气质,恍惚间我觉得我似乎才是那个实习生,我看了他收藏的各种职场公众号的文章——专业。乙是一位参加工作一年的文案策划,我对她可以说更是仰望了。德语系毕业的她现在精通PPT、视频制作、文案设计、活动策划,宛若一个超人无所不能,我看到了他的手机清一色学习APP——全面。丙是一个自主创业者,也是我最期待交流的。因为我也打算创业。这次会面之后我对自己有点信心不足。见面的时候丙西装革履、帅气的发型和利落的行事风格与我截然相反。他告诉我只有像优秀的企业家靠拢是他快速进步渠道。他告诉我他研究各大企业家的创业史,研究各种演讲。听说我也打算创业,对市场分析,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经验侃侃而谈——精辟。
他们的样子像极了那个时候奋斗的我,但愿他们会走向成功,不像现在的我一事无成。
现在的我,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己的身边,我开始特意避开热点的文章,不再因为一篇文章的阅读量和标题而去阅读,我拾起了书本;我开始避开网红打卡地,把惊喜放在了街角咖啡馆的漂亮咖啡师的那一杯手冲咖啡;我不在家里消耗我的周末,开始到处找朋友蹭饭,一碗拌面都能让我欣喜不已。
兴许我这篇无聊的文章浪费了些许时间,请接受我最后的一句抱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