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于都先生的故事感悟

于都先生是个勤奋乐善之人,却八次落第,以教书为生。他一生勤恳,却家道艰难:自闭症的女儿需人照料,失明的妻子因儿子走落而心火攻心。三年前的花灯会上,他未看护好幼子淮安,寻遍周边无果。原先的四个女儿因瘟疫夭折三个,仅存的自闭症女儿常念叨小淮安;三个儿子中两个意外身亡,最后一个也走失了。


年关将至,邻家欢庆时,于家却寒酸冷清。餐桌上没有荤菜,多是邻居接济的残羹。女儿又嘟囔着小淮安,于先生望着饭菜,想起往昔:瘟疫夺走三女,两子意外夭折,妻子因痛失爱子而失明,自己又屡试不第。这时,一位眉目清秀的黑衣男子借口借宿来访。交谈中,于先生抱怨命运不公,却不知来者是灶神。灶神轻拍其头,令他忆起过往:表面上随众放生,实则常捕捞虾鱼;为私欲陷害同窗致其科考无望;对家人尖刻,对学生呵斥,却总怨天尤人。这些行径暴露其心胸狭窄、言行不一。经灶神点化,他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开始真诚行善。三年后,他不仅心态转变,家庭境遇也大为改善:女儿病情好转,自己被举荐为宰相公子师,后中举入仕。机缘巧合下,他寻回失散的儿子——太监杨公公的义子。妻子见子复明,全家团聚。最终他辞官归乡,专行善事,并著书警世:命由己造,福由心生,唯有从内修德,方能真正改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