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为自己的辩护的?

人们持有为自己行为、看法和感觉辩护的动机。

认知失调理论应用非常广泛,费斯汀格把它描述为一种紧张状态,当一个人简单地持有两种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观念、态度、信仰、观点)时便会发生。两种认知如果是相互对立,则是不一致的。认知失调的经历是令人不快的,所以人们有动力去减少失调,类似于减少口渴或饥饿等内驱力因素的过程。假如要让吸烟者戒烟,那么就要先让吸烟者认识到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吸烟者就会出现失调,为了减少失调他就会戒烟。这个很难,需要长时间的让吸烟者去从事相关吸烟有害的研究。


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的行为都是非理性的,而且从他们的内心来说,他们也是这样认为的。麦迪逊大街上一个市场调研验证了人们在自我安慰上面做的很出色,8种不同的电器让女士们根据她们的喜好来评分,作为奖赏,允许她在两件自己评定的同等级吸引力的电器中任选一件。几分钟后要求她再次评价电器时,得到了自己选的电器后对它评价都很高,而降低了那件可以得到但没有挑选的电器的评价等级。这种决策引起的认知失调也会影响人们的爱情关系,实验结果表示,学生们对自己当前的恋爱对象投入越多,对研究中提供的潜在伴侣的吸引力评价越差。一旦做出某种坚定的承诺,人们就倾向于关注所选的积极方面,而忽略所拒绝的其他选择的吸引力。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曾遭劈腿的大学同学在失恋后说:他移情别恋了,他认为新欢非常完美,比她好很多倍。比她温柔,比她善良等等。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男生这样说,毕竟跟她在一起的时候,说的都是甜言蜜语,为何分手能说那么狠心的话。其实道理很简单,认知失调。他必须这样说才能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通过贬低旧爱来体现选择新欢是正确的。不然他怎么说服自己跟你分手呢?我自己也有被分手的经历,前任指责了我很多缺点,让我都怀疑人生了。如今想来,大可不必记得分手时前任说的屁话。


不可挽回性在认知失调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旦某个决定是不可挽回的,人们便会竭力让自己为所做出的选择感到高兴。

当我们经过某些挑战或痛苦而获得一个事物时,我们会竭力去辩护我们的行为,维护这个事物,这是竭力去辩护 。如果在你参加讨论小组的路上被花盆砸中,你可能不会喜欢这个小组,但如果你自愿被一个花盆砸才能加入这个小组,你肯定会更喜欢这个小组。

接下来讲讲为残忍辩护,为什么会有战争会有大屠杀,都是因为将他们非人化。称呼他们为“害虫”“畜生”这让我想起了阿富汗这个战争中的国家,总有理由可以为自己的杀戮辩护,认为自己杀人是正确的。

讲到这里,这一章节的大多数内容我都已经讲述完毕,最后来谈谈如何减少认知失调:1.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防御和失调倾向。2.认识到做一些愚蠢、不道德或伤害他人的事情并不一定意味着我是一个无可挽回、愚蠢的、不道德的或残忍的人;一次欺骗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骗子,除非我不断为自己辩护。3.通过培育强大的自我来认识和了解自己的错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