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春秋战国刺客系列全总结

网上有人问过:“古代的侠客是否脑子有病?动不动就去为了别人去杀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关于“四大刺客”一直以来有这两种说法:

专诸 聂政 豫让 荆轲

专诸 要离 聂政 荆轲

我心目中的四大刺客是:专诸 要离 豫让 聂政

因为荆轲同志太令人失望了,荆轲在刺客界的名声之大,除了他唱出脍炙人口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刺杀的对象。

别人刺杀的是相国或是诸侯,而荆轲刺杀的是千古一帝秦皇,从《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中也可看出,关于荆轲的记载和叙述篇幅是最大的。

所以我们从一个刺客的技艺和修养来看的话,荆轲同志能不能算四大刺客,我认为是有待商榷的。

专诸行刺之前,为接近目标出行三月学烤鱼

要离为了接近目标,不惜牺牲老婆孩子还自断一臂;

豫让将漆涂在身上,使皮肤肿烂,剃掉胡子眉毛,同时吞吃炭块,使嗓子变哑,使人认不出他的本来面目

聂政行刺成功后用匕首剥掉自己的面皮,挖出眼睛,毁容来保护自己的姐姐不受到牵连

而荆轲同志在干嘛,知己太子丹给他盖栋“荆馆”奉养着他老人家,吃香的喝辣的,香车美女任意使用。荆轲好奇马肝的滋味,太子丹便杀自己的千里马给他尝;荆轲拿碎瓦戏耍池塘里的乌龟,太子丹双手捧上“金丸代之”。至于迟迟不肯行动的原因是等朋友来,这个已经无法考证。

冯梦龙说荆轲:

“受了太子丹多时供养,特地入秦,一事无成,不惟自害其身,又枉害了樊於期、秦舞阳三人性命,断送燕丹父子,岂非剑术之不精乎。”

但中肯的说,荆轲同志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勇士,易水一别,自己也深知有去无回,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头也不回的前去行刺。只是最终不知败在自己剑术不精还是所谓的秦王的“天命”,剩下的只有后世的叹息,在叹息。

回到最初的问题

网上有人问过:“古代的侠客是否脑子有病?动不动就去为了别人去杀人。”

这里我想再次引用李开元老师的一句话:

任侠之间,有取必予,有恩必报,讲的是义;承诺的事,一定做到,救人之难,不避生死,讲的是信。对于任侠者来说,人生的目标不在金钱和享受,也不在实现伟业,只求结成人情的关系,达到义气的境界而已。“士为知己者死”的名言,就是任侠的理想极致。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中最动荡和精彩的一个时代,也是贵族文化发展到一种极其优美高尚的时代,即使在危难中仍然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义的素养。从某些方面看他们人格都比如今要更为完备,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所以“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不能用今日势利的眼光看待他们做出的选择,这些故事并不是虚构的童话和寓言。他们为报知遇之恩,以死相报,在他们心中成全的不仅是知己,也成全了自己。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每个人都不傻,他们的人格反而更加完备和高尚,事迹令人动容和钦佩。

可怜的是发问之人,因为他没有知己。

感谢阅读!欢迎加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先说这次的雇主,燕国太子丹,他曾在赵国做人质,而秦王嬴政也是出生在赵国,他们小时候还很要好的,等到后来嬴政被立为秦...
    握绳的人阅读 848评论 0 2
  •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下午,闲坐着无事。突然有点无所事事的感觉,不知道干什么好。兜来转去,,还是决定码几个字。其实也没什...
    灵芙醉客阅读 523评论 1 7
  • 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是我非常喜欢看的影片。这部电影歌颂了四位英雄刺客。是啊,古今中外,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
    谢紫洋阅读 1,371评论 0 3
  • ——我们老去之时是否会如此淡然 今晚和舍友一起看了《我爱你》(韩文版),整部剧都很暖心。看到后半部...
    72e2482670c4阅读 716评论 0 0
  • 亲爱的思莹、思予: 昨天晚上,因为每天应该几点睡觉的问题,爸爸和思莹产生了分歧。于是思莹提议,立即召开临时家庭会议...
    猫爸带娃阅读 370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