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刚刚落幕。据统计今年报考人数238万人,比去年增加37万人。而据《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每年研究生考试中“弃考族”占比约10%-20%。
从不断增长的报考人数与居高不下弃考比的鲜明对比中。我们不难窥见考生心中的不坚定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02
其实迷茫非中国大学生独有,连美国常春藤盟校学生也难以避免。《优秀的绵羊》一书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本书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是一位毕业于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并担任多年大学教授的教育工作者。他发表的《精英教育的劣势》累计阅读量超过100万次,写出了广泛年轻学子们的心声。自此之后,作者应邀到各地大学进行演讲,与学生们交流探讨。而《优秀的绵羊》正是对那段经历的思考与总结。
这本书共分为4部分,探讨了美国精英教育是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个优秀但不会思考的“绵羊”的,。作者借着文学作品、名校学生心里独白、权威报道及专家言论剖析了要消除精英教育体制的弊端,学生、教师、社会该怎么去做。进一步提出了唯有从精英教育转向民主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03
精英教育系统是如何影响孩子们的命运的?
美国常春藤盟校通过不断提高录取门槛,来取得漂亮的招生数据,显示自己的高端。而对于学生来说,进入顶尖大学无疑是最能显示自己是精英的一份子的方式。于是乎学生们抓住每一次能向精英阶层靠近的机会,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断追逐名校、奖学金、投行、咨询公司等能为简历加分的实用性筹码,而忘记去问自己内心真正热爱什么,舍弃探索与体验生活,缺乏情感支撑,最终变得迷茫而焦虑。
在中国,类似现象并不少。清华、北大考生是人们心中的精英。一旦有人考上,锣鼓喧天大肆庆祝不说,政府也会给予一大笔奖励,一时名振乡里。公务员被认为是铁饭碗,每年的招生考试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的例子从不缺席。
一个是精英教育一个是素质教育,最后“殊途同归”。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唯成绩论。美国虽然推崇个性发展,但进入常春藤盟校最重要指标还是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中国一直强调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高考时也有特长加分项,但大部分学生还是靠着书面成绩考入大学的。
罗曼罗兰曾说:“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受到的快乐。”学生们一心只为取得好成绩,在简历上添上靓丽的一笔。不愿为友情、爱情或者其他与学业无关的事分散自己的经历。一心只盯着结果,何谈有健全快乐的生活呢?
当人们习惯于用成绩高低、工资高低、工作是否体面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大家心中就只有对比没有自己了,慢慢地会不知道自己奋斗的意义是什么。
就如作者所说“他们习惯追逐,但是事实上,都是抱着从众心理,在一条久经测试过的职业道路上,步步谨慎,步步为营。”
04
要摆脱教育体制的消极影响,该怎么做呢?
一、学生应该学着创建自己的生活,寻找能让自己不计结果去投入的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时候没有报酬也会愿意去做。就像平常11点就睡的我,现在午夜一点还在不知疲倦地写这篇书评一样。书评是我觉得有意义的事,能让自己变得充实,就算没有稿费,那又怎样。正如心理学研究所言:在满足基础物质条件之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于健康的社交圈以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当然创建自己的生活也是有方法的。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几个建议: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选择做你最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
我觉得可以再加上一条:当你不知道你自己喜欢什么的时候,那就选择自己擅长做的事。有时我们往往不是因为喜欢而擅长,而是因为擅长才会喜欢。
二、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投入教学,课堂以讨论为主,鼓励学生思考,唤醒学生的潜力。社会应该打破精英们的特权壁垒,从学校的录取方式上进行改革,让没有进入名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一流的教育。
作者认为解决教学质量问题的最彻底办法是尊重教学。学校要有改革意愿,其次要有充足资金。聘请更多的终身教授,设立教学津贴,鼓励教授投入更多时间在教学上。
在学校的录取方式上,应该打破对捐款人、潜在捐款人、名人子女、校友子女以及教工子弟等给予特殊照顾的名校录取方式;大学招生部门限制申请人在简历上列举的课外活动数量,更加注重低收入家庭孩子们参与的志愿工作。增加公共教育经费、给低收入孩子更多的帮助。
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所做的努力,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免费师范生计划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深入教育一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师资匮乏的现状。贫困生补助、大学助学金、奖学金的设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免于辍学。但总体而言,农村孩子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仍然相差很多。今年北京大学高考状元熊轩昂“我觉得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的言论被大多数网友认同便可验证。
然而教育改革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事。我们改变不了社会,但可改变自己。教师上课时少些填鸭式教学,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家长对孩子少问些成绩,多关心些情绪、习惯。学生自己多问问自己喜欢什么?而不是关注于别人干些什么。相信社会上的焦虑现象一定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