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要一定的灵感和创造力,在写的过程我们常常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当我快写到10万字的时候,感觉自己被掏空的一感觉,不知道要写什么?
看着别人有写不完的东西,而自己有的时候,几天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东西,我感觉自己写一篇文章从选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配图修改……没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工夫,根本写不出来。
我非常好奇和佩服那些日更的大伽作者,看到别人日更自己心里很焦虑。我甚至怀疑自己根本就没有写作的天赋,不适合写作。
直到听得到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程中,作者有一次谈了谈他自己的写作故事和经历。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深入的认识,我总结了以下三点内容:
对写作的内容和对像要有真切完整的感知
武志红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咨询专家,出了好几本书,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那种天才级的写手,他讲他的的写作之所以带来了一些影响力,不是因为写作技巧,而是因为直接碰触了一些真相。
真相,就是存在,而最深的存在,就像是潜意识深处的水流一样。
你要深入其中,就像双手碰触到这股水流,这时,你的文字才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认识,现在这个认识又进了一步:
当能用双手触摸深层存在的水流时,你能写小说、散文,或其他一些感性的东西;但只有当你跳进这股水流,甚至成为它时,你就能写诗。
他说到自己的一段写作经历,在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一家杂志找到他,请他写一篇对撒切尔夫人的心理画像,稿酬据说是他们杂志社的最高标准。
他后来写了一篇,杂志社非常非常喜欢,想一直约他写对各种人物的心理画像,被他拒绝了。
为什么拒绝呢?因为他在主持广州日报心理专栏前,他做过几年的国际新闻编辑,而他一直读书的范围涉猎也比较广,所以算是对鼎鼎大名的“铁娘子”有所了解,但真要让他对她写一篇文章。
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这样的:我得真切地感知到她的存在,并且这份感知要有一种完整感。
为了实现这种感觉,他花了三天时间,找各种关于撒切尔夫人的资料,最终直到形成了对她的一种完整感知后,才动手写了这篇三千字的稿件。
杂志社虽然给他的稿酬再高,也远抵不上他讲课的收入,连他做咨询的收入都不及,所以他这种写作的方式成本太高。
同时,他当时已经不再是国际新闻的记者编辑,之前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可以掌握撒切尔夫人的各种资料,可以累积很多东西,而现在却需要花三天时间去形成对她的一种完整感知。
写作适用刻意练习的“一万小时定率”
他在主持心理专栏工作时,写了一篇对红极一时的一位“网红”的分析。
当时,他花了两天时间搜集她的各种资料,每天都工作10小时以上,搜集了几百篇资料。
之所以要这样找,是因为他一直感觉还没有形成对这个人的完整感觉,他觉得还不够了解她,总觉得缺点什么,而且还是很关键的那种信息。
有一天深夜,他还在投入地找资料时,突然一个声音从我心中升起:“够了!”这个声音表达的不是厌烦和疲累,而是说足够了。
并且这个时候,脑海里的各种资料就像一种真实存在之物,它们本来是碎片,突然间很有秩序地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是自动的。
当内心听到这个声音时,他就知道他把握到了本质,而结果也是那篇文章写得非常深刻入骨。
他说这就是他的写作方式,不知道可不可以称之为写作诀窍。
如果是,借助“大智若愚”这个成语,这就是“大巧若拙”的方式。
这种方式就像是在累积水流一样,一个有真正信息的碎片会带来一定的感性的水流,而足够多的信息碎片,则会积攒很多水流,当水流足够的时候,就会成为一条流动的溪流,甚至河流,甚至大海。
最终是溪流、河流,还是大海,这源自于投入的时间。
写作也许有天才,能一开始就直接跳入大海,但绝大多数人还是秉持着“一万小时定率”,你要在写作领域内持续投入,多达一万小时后,你才有可能会成为写作高手。
只不过这种投入必须是有效的刻意练习,是真的能碰触到水流的那种投入,浮于表面的努力,意义不大。
在他写作的过程中,他深深感知到当水流积攒得非常充沛的时候,写作真的可以一气呵成,而且写完了,回头一看会觉得完美,甚至会觉得好像不是出自自己,好像有些句子根本就记不住,不是我头脑和意识想出来的。
故事和文字要有真实的情感
有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我想很多的人都看过,书中是关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反映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追风筝的人》由梦工厂改拍成同名电影。
据作者自述
他和他的兄弟在喀布尔度过的日子就像阿米尔和哈桑的生活那样: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冬天就去放风筝……书中跟他的经历最相似的情节是在美国的日子,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努力创造新的生活。他和阿米尔一样,是一个来自于阿富汗斯坦的移民。他家在瓦兹尔·阿克巴·汗区的房子很大,在那里能举行盛大的派对;他们还去帕格曼野餐。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非常美好。
胡赛尼承认,这部小说有自传性质,所以这部小说有了一个好故事必须的品质——真实的情感。因为作者有这种相关的真实的情感生活经历,这是这部作品能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
真实的东西,必然符合逻辑,而你头脑虚构的东西,假如没有深入到真实的存在中,就可能没逻辑,或出现严重的逻辑错误。
现在很多影视小说就有这个问题,情感不真实,而且不符合逻辑,而遭观众摒弃。
最后,武志红在总结他的写作经验时,他可以保证他写作中使用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他写作很多的故事素材来源于他做心理咨询时的一些真人真事。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真诚至极的作者,甚至是过于真诚。回到他自己的写作上,他的写作技巧很多时候显得有些不堪,但他一直是真实的。
当你想有一个新的想法,构思一篇文章,靠近你要写的对象,去和它聊天,聆听它的声音,去触摸它、感受它的味道和温度,搜集了解关于它的过去、现在和末来,用心的去感知感受它真实的存在。
这样,你的文字中也会积累成为一条流动的溪流、河流,甚至大海,它的影响力因此而来。
更多精选写作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