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假期里,我读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这本书里每一篇文章都是他对教育的思考、探索和不断的创新,他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最真情的故事。他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爱,充盈着整本书,也冲击着我的内心世界。

      李老师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在这本书中,李老师还列举了自己对后进生的转化,以及对优生的培养,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同样发人深省。这些事例背后隐藏着他为人师表的爱心、耐心与执着。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我们都要主动去亲近他们,以平等的心关爱他们,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李镇西老师说:“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包括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叶圣陶先生的“养成习惯”等,他们的这些教育理念,都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创新。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李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落实到位,给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应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只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而是培养人才,培养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

      只有满怀幸福感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从这本书中,我读出了老师与学生满满的爱心与感动。让我更加体会到,一定要做一位有幸福感的老师!一位哲人说过:我为了寻求幸福,走遍了整个大地。我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的寻找这幸福。有一次,当我已完全丧失了找到它的希望时,我内心的一个声音对我说:这种幸福就在你自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教育专著名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 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
    莒县357李秀琴阅读 6,262评论 2 7
  • 青春只有一次,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或许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
    shy丶海江阅读 256评论 0 0
  • 纳兰早有鸿鹄凌云志,而今词中寄真情,抒狂志。 纳兰极具个性,傲然独立,卓尔不群。所以,对纳兰容若而言,无论是老生常...
    风文阅读 505评论 3 3
  • 月下独酌御林中,忽闻暗香影浮动。 悸动问花花不语,娇艳难羞胜梓童。
    琉帽阅读 216评论 0 1
  • 我发现学习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输出,只有输出时既能校验学习成果又能巩固成果发现问题。 正如肌肉训练,使神经之间连接更...
    濃姫阅读 1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