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3月29日开通全国esim卡业务,高调宣传,但其实另外两家基础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开通该业务更早,但未公开宣传,开通eSim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先开通VoLte功能(简单通俗地讲就是通过4G网络承载语音通话功能).联通在Apple Watch 3 4G版推出时已经开通了该功能,不过后来被停了。
在中国,中国移动在2018年6月宣布,其“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于6月1日在正式启动,用户通过“一号双终端”业务,可实现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绑定,共享同一个号码、话费及流量套餐;
而后是电信(电信也是今年2月才开通),另外一家运营商,中国电信在2018年10月份宣布,在上海、广州、成都及南京开通eSIM试点,但仅限当地手机账号开通使用。苹果的Volte更是到3月才开通。联通并不是首发,但eSim卡对基础运营商相对不利,不是在5G或者携号转网上,而是对终端硬件厂商更有利,最先,还是苹果提出的。
我先前已经写过两次关于eSim卡的文章,最后写这个话题是2014年10月,《苹果的新SIM卡方案会再一次革运营商的命吗?》,彼时发布的iPad Air 2 将内置一张通用的 SIM 卡,也就是所谓的“Apple SIM”,用户需要用到 iPad 的蜂窝网络时能够随意选择运营商。如果这样了,运营商就更被动了,所以运营商能拖就拖,不仅是中国,全球如此!
今年两位,全国携号转网提到日程上,所以三家运营商均发布了eSim卡方案,但现在,也不全是iPhone等手机厂商得利了,现在是国家战略,在5G前纷纷表示支持eSim是为了让更多的物联设备方便接入运营商网络,也方便物联网设备商制造更好性能的设备(尤其是在防水等传感器上)。
因此,目前发布的较多是适用于手表的方案,随着携号转网的到来,运营商系统的改造,到时,以亿计的物联网设备才可以方便的适用于不同的运营商网络,甚至可自由切换,以实现在不同运营商之间的漫游功能。从而为5G发展铺平道路。
eSim卡带来的市场潜力是无限的,当然,网络安全也是必然的,会提到更高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