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想向大家推荐的书是我最近看的一本,叫《皮囊》,作者是叫蔡崇达。
对于作者的话,我就不过多介绍了。就这本书来说,有人评论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就我自己的理解啊,这本书用可以种比较客观,冷静加上对细节有很好的描写,这样一种方式,讲述了十四个比较触及人们内心的故事。这些故事写于作者各个阶段,不是一次性完工,他没有舍弃任何时期写下的篇章,却没有显得突兀,反而让故事真实,这些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篇章组合起来描述了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语言贴近生活,平淡语言中又不经意透漏大道理,比较容易让读者产生对生活中的事的思考。
在所有的十四篇文章里,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内容,家庭,童年人事,点滴感悟。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母亲的房子》这一个故事,母亲想要建房子,盖一座在当时没有人建到的有四楼的房子,母亲就认为,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她为了房子,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道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我一开始很不理解母亲的做法,觉得一个合格的母亲不应该为了盖房子,为了在别人面前能抬起头就捡菜叶,让家里过上很紧巴的生活,但是后来算是有些理解了吧,她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那座房子,体现了她与父亲的爱情,也是受当时老观念的影响
还有在《残疾》这一篇中,父亲生了一场病,导致双腿不能行走,而父亲性子又要强,为了维护尊严,坚持要行走。时间长了,脾气也变得暴躁,动不动就摔东西,还有一次用棍子打每日每夜照顾他的妻子。我读的时候觉得很气愤,觉得父亲脾气发的太不对了,但是后来,觉得这可能是父亲的良苦用心。他打了母亲是以为母亲也相信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生气之下的举动,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父亲生病后心理上的敏感,作者把这部份描写得很好,很细致。而父亲这样折磨家里人,可能就是为了在他离开的时候,家人不会过度伤心。
我觉得这本书比较让我读的下去是因为他的故事性,不会很枯燥,整本书吧,选择的人物大部分来自生活中的小人物,描绘他们在生活中的挣扎和与命运的抗争,读起来可能会有些沉重,但更多的是思考,就像书里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而不使希望破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