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日记 | 失眠的尽头,是回到身体这个家

接上篇感受。


我又一次在深夜里醒来。或者说,我的身体从未沉睡,它只是躺着,而我的“神”,早已在过去与未来的战场上厮杀得精疲力竭。

抑郁是回头看的鬼,拖着沉重的锁链;焦虑是向前看的妖,张着虚无的网。而我,被它们撕扯,悬在中间,这,便是失眠的真相。

我曾以为,解决失眠要靠“想开”。后来才明白,思维本身就是战场。你无法用制造问题的层面去解决问题。

真正的钥匙,不在脑子里,而在身体里。

一、 “崴脚”的启示:强力拉回的顿悟

这个假期的崴脚,是一次天启般的意外。

剧痛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思维的混沌。我不能再计划明天,不能再懊悔昨天。每一个微小的移动,都需要全然的觉知——脚该如何放置?重心要如何转移?

就在这种“不得不”的专注中,我惊讶地发现:那些纠缠我许久的抑郁和焦虑,竟然不见了。

不是被“想开”了,而是我“没空”去想它们了。我的意识,被身体这股强大的力量,强行拉回了当下。

我恍然大悟:崴脚、高强度运动、甚至一次深度的按摩,都不是简单的放松,它们都是一次对意识的“强行重启”。它们用极致的感官刺激(痛感、疲惫感、愉悦感),强行中断了大脑中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死亡循环,为“当下”腾出了空间。

甚至,我看到了曾经依赖的烟、酒,其底层欲望,或许也是身体在笨拙地呼喊:请把我从时间的幻象中,拉回来!

二、 失眠的解药:不在“睡着”,而在“回来”

由此,我看清了失眠的脉络。

我越是“执着于睡着”,就越是在向未来投射焦虑——“睡不好明天就完了”。这份焦虑,正是失眠的燃料。

真正的解药,不是追求“睡着”这个结果,而是修炼“回来”这个动作。

当思绪又开始在过去的泥潭和未来的悬崖边游荡时,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锚”,将我这艘颠簸的船,固定在当下的港湾。

这个锚,就是身体。

* 失眠时,不再数羊,而是去感受脚底接触床单的微凉。

* 不再焦虑时间,而是去聆听耳边寂静的嗡鸣。

* 不再抗拒清醒,而是去体会胸腔中心脏平稳的跳动。

我不再与“失眠”为敌,我只是温柔而坚定地,一次又一次,把迷路的意识,带回身体这个家。睡眠,总是在我不再苦苦期盼它时,不期而至。

三、 愿力胜过执着:向死而生的自由

在这反复的拉锯中,我触碰到一个更深的真相。

我过去对活着的种种焦虑,底层是对死亡的恐惧。我“执着于活着”,所以害怕失去,害怕终点。

但这次修行让我看到另一种可能:用“愿力”代替“执着”。

“死亡是必然的结果”,我接受这个事实。我不再执着于抗拒它,而是生出一种“愿力”——在活着这段有限的旅程里,我选择专注于当下的每一步,感受每一次呼吸,体验每一次情绪的流动。

我不再盯着遥远的终点焦虑,而是欣赏沿途的风景。这份“愿力”,给了我一条路,一个方向。它不保证结果,但消除了对结果的恐惧。

因为我知道,我真正拥有的,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每一个生命的深度——也就是当下的质量。

结语:今夜,我选择归来

今夜,当熟悉的清醒感袭来时,我不再挣扎。

我轻轻地对那份焦虑说:“我知道你了,来吧,我们一起回来。”

然后,我将注意力,像一束温暖的光,照向我的脚趾,我的呼吸,我身下这片坚实的床。

我不是在努力“入睡”,我只是在练习“存在”。

而存在本身,就是最深的宁静。在这宁静中,睡与醒,都已不再重要。

这份愿力我取名叫修仙之路。

                                  风月一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