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拍在1997年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战争年代一个自梳女和一个从欢场脱身的潇洒女子的感情纠葛,两个从相识相知相离,到再相遇的一个故事。自梳女这部影片一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玉环回乡探寻清寻找意欢,途中见证小姑娘感情变化的故事,另外一条是由此回忆与现实中相映的部分,与意欢年轻时的经历。
本片有两个镜头是我觉得极好的,一个是意欢在面对母亲哀求时的眼神。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演绎尽了从同情到不解再到看破绝望和冷漠的过程,把感情由爱转为恨的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二个镜头是玉环在表白被拒绝后转向帘子的一系列的表情,辗转几次,先是迷茫的蹙眉,然后是瞪大眼睛不让眼泪流出来,最后转头苦笑,低头收起眼泪,一系列的情绪变化非常的快,完全表达了一个历经欢场女人面对感情强作云淡风轻的一个状态。
关于电影的选角方面,是选用了刘嘉玲和杨采妮为主演,两位算不上是惊人之貌,但是绝对算得上是靓女。样子好看,不代表就是花瓶。他们能够演出一条温和的感情线,实属难得。杨采妮在样貌上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家碧玉型的美人,她的嘴唇和鼻子中规中矩,她的眼睛是明显外双加下垂的眼角,显得眼神特别的慵懒,未经修剪过略浓的眉毛,则给她增添了一份孩子气,她的眉眼并不算得上是非常美,但是当它们动起来时就有一种天真无邪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杨采妮她是一个动态的美人。样貌非常符合意欢这个涉世不深天真可爱,但骨子里又坚毅独立的小姑娘的形象。
刘嘉玲,出演这部戏的时候,大约是三十,那么她本身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外向独立,活泼开朗,挺符合这个角色。印象中她是很像大姐姐的,会照顾人的一种形象。
我觉得这部戏导演处理细节能力是很强的。包括一些小动作,他都展现了人物这样一个内心的、情绪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感情上面的大小的变化。玉环每一次出去讲话挺身而出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拍一拍易欢的手,我觉得它是一种安慰,或者是一种你放心吧的一种暗示。包括在得到船票后的那个晚上,意欢爬上玉环的床,然后玉环犹豫再三地伏在环的身上。灯光熄灭之后,能看到玉环快速眨动的睫毛,这是一种思考的状态,也是一种犹豫的表现,充分展现了人物矛盾又凌乱的一种心态。
下面我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梳理一下感情:
(警告:下面内容包含强烈剧透!!)
(警告:下面内容包含强烈剧透!!)
(警告:下面内容包含强烈剧透!!)
故事始于姑婆屋,年纪尚轻的意欢刚刚在众人的簇拥中完成了梳起不嫁的仪式。外面嘈杂的声音一路涌进来,原来父亲又赌钱输了,把自己欠给了地主。一众家丁此番来就要掳她回去做小妾。意环自是不肯,以剪相抵,甘愿死在现场。但只唬得住一刻,众人纷纷起哄她动手,正值万念俱灰之际。泊在河边的小船上,传来玉环的声音,她倾囊相助,解了意欢的困境。时间过得很快,意欢开始在工厂工作,听闻大少奶奶要来整玉环,她疾走相告。又为玉环挨了重重的一耳光。玉环十分震惊,这是她出生以来,第一个如此为她的人。她的目光重重的落在了意欢身上,再也挪不开。玉环虽然出身欢场,确是至情至性之人,她把自己最重要的饰物赠予意欢。意欢也许不甚明白,但谁又求个明白呢?
或许玉环没想过少爷能依靠很久,但也没想过这一天来得如此快。前一刻还与意欢畅快的跳着舞,下一刻就沦为任人鱼肉的玩物。是失望还是害怕,饱经世事的玉环没有伤心太久便接受了事实。事情过后,她被送回府里。在车上,心情低落的她看见了一直在门口守候的她。这一刻,终于有一丝丝慰藉,这个世界总不算太坏,还有一个人如此关切她,也罢。于是意欢在她心里的分量又添了一分。在替玉环上药时,意欢见到遍体鳞伤的玉环,忍不住泪下。玉环安慰之余,也记下了意欢这份情,也许就因这点点积累,玉环对意欢的情逐渐深了,直至无法自拔。
玉环总是保护着她,安慰着她。以至于叫她忘记了这世界是如此坏的。姑婆屋里的阿焕捐了门槛,假借男方的名义,死后有归家。意欢陪她做嫁去的仪式,临行前玉环替她缝上衣服,以免她遭遇不测。谁知道阿焕嫁的竟然是自己的青梅竹马,再见是情意绵绵,又相见已是他人灯火。阿焕很早睡了,意欢则悄悄地见了他,两人偷尝禁果。
回到姑婆屋意欢仍沉浸在昨夜的温存中,丝毫不觉玉环的进入。玉环发现意环的上衣被扯开,连声问她遭遇了什么。谁知意欢竟说一切都是因爱他而自愿并要求玉环保密。玉环五味杂陈,忍不住问:"那我怎么办?"未觉玉环情感的意欢以为玉环会为她高兴。玉环情不自禁,鬼使神差的想要亲吻意欢。此时的意欢终于意识到她异样的感情,拒绝了她。面对又惊又怕的意欢,玉环简单地收拾了自己的心情便离开了。
没过多少时日,意欢便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天真的她找到情郎要他和她一同离开这里,重新生活。但懦弱的情郎拒绝了她。万念俱灰中,深夜里她在浴盆中用铁丝为自己堕胎。幸而被阿焕发现,这事儿见不得人,于是阿焕用草席把她裹了送到玉环家。在医疗匮乏的年代,玉环倾尽家产救回了意欢。清醒后的意欢对情郎还抱着一丝侥幸,却被信打败。不肯面对现实的意欢试图自杀,被玉环阻止,当意欢发现玉环为了自己牺牲了一切时,她终于决定振作起来。
二人在新地方重新开始,在街角开了个小食店,常常被逃单。玉环还是泼辣性子不改,当街就骂。本以为这样安稳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不想有一天,玉环重又见到了少爷,少爷给了玉环一张船票,希望玉环可以和她一块离开。故人相见,最是无言。这一幕被意欢看见了,但是意欢并没有说什么。直至睡前,意欢爬上了玉环的床,或许是不想让玉环离开前留遗憾,或许也是不想给自己留遗憾。面对意欢的暗示,玉环犹豫了片刻便继续下去。
一夜之后,两人似乎更加亲密,玉环明确表示自己不会离弃她,把船票撕成两半。意欢则大胆建议说利用这一半船票混上船。两人在码头检票时被人流冲散,玉环顺利的上了船,但意欢的票却被抢走。在船上,玉环焦急的张望寻找意欢,而意欢想要最后和玉环告别却不能。终于,在开船后,玉环发现在码头的意欢,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跳船了,面对少爷的惊愕,意欢的担忧,我想玉环已经有答案了。传闻要轰炸码头,人群已经散了,意欢还在焦急地等待玉环。终于玉环游上岸了。但却被锁在码头上,两人隔着铁栏杆相拥,执手等待命运的到来。那天晚上的轰炸很乱,醒来时,玉环不见了意欢,意欢不见了玉环。
五十多年来,玉环一直用意欢的方式生活着,从未放弃寻找意欢,嘴上总是念着意欢,因此得了欢姑的花名。此番回来,也是听闻意欢的踪迹。终于,让她等到了。纵使五十年未见,望一眼就能认出。她伸出手,意欢轻轻的搭上去。仿佛回到五十年前,都是翩翩年华,未曾因战火相隔,说着笑着,便走到永远。
我觉得这部戏表现的感情只是次要,更多的是一种独立的女性精神。首先自梳女被误解很多,有人认为是因为性取向的问题,她们才住在一起,梳起不嫁。其实她们是最早的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群体,她们打破了女性只围着厨房灶台转的固有印象。开始走出家门,像男人一样,帮补家里。逐渐形成了像帮会一样的小团体,出于互相照顾的目的,她们住在一起,组成了"姑婆屋"。女性生子是很影响"职场"的,所以她们梳起不嫁也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毕竟在一个避孕被认为不道德,未有生育被看作耻辱的年代,结婚后想要再工作实在难以想象。由此自梳女也一直被人们所诟病。而剧中的两大主角,从普通人家女孩反抗被家长逼迫,不由自主的婚嫁。到自己决定的爱情,初次失恋后的振作。再到终于觅得细水长流的感情。都反应了一种女性自主的意识,意欢这个人物,有她自己的意识,纵使命运多舛,人事不尽如人意但她一直很清楚自己的道路,聪明又决绝。而出身欢场的玉环,不相信爱情,也找寻爱情,希望有依靠,却成了别人的依靠,勇敢而执着。
其次说到感情,发展到如今。爱情已不是繁殖的衍生品,如果只为了肉欲,那太不尊重对方,如果只为了生存,那太不尊重自己。能找到灵魂契合的人固然最好,但若是能彼此依靠自然也不输。要界定意欢和玉环之间的感情,其实并不是简单的说爱情。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感情,仿佛没有证书的婚姻,没有亲属关系的血缘。爱情只是一个名词,或说形容词,但却不能准确表达。每一份感情都像是树上的叶子,每一片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纹路。试图去定义它,太浅薄。
于我来说,其实一生不过求个陪伴,若能世事变改,还是越难越爱。性别便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肉体交缠,激情来去也快。这样的感情实在太"方便"了,仿佛吃杯面,只是为充饥。细水长流的令人安心的感情,如果存在,也实在难得。
每个人看电影,产生不同的解读。与其说是解读电影,不如说是剖析自己的内心。衷心感谢您的阅读,有错别字请给我留言。
——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