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兼职的正确姿势

这才是兼职的正确姿势

文 | 张宗超

与读者书: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比我说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前天和几个老师和同学一起吃饭,席间有同学和我聊到兼职这件事,他自己经常在外做家教,但感觉除了赚点零花钱,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其中有一个句话我觉得很实诚:做家教,刚开始是可以增长见识,有所锻炼和提升,一旦做久了,就没有过多的个人增值可言

我在原来写过的很多文章中,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不建议大学生长期做发传单、家教、送外卖这样的兼职。这不是说这些兼职不好,也不是说做这些简直就低人一等,绝非如此。而是这类兼职所带来的个人增值空间较小,缺乏积累性,有句话说:“人脉就是钱脉”,而就发传单而言,每次面对的都是新的人,更遑论人脉。

另一方面,大学是一个过渡阶段,是每个人提升修炼自己的平台,既如如此,自然需要长久的考虑和规划。

上个月,有个大学同学和我聊天,问及现状,他处于待就业状态,我说我现在还在新东方,他感慨地说:原来大学做一份你做的兼职,还是比较不错的

我大学做过不少兼职,不同的是,我都是长期围绕着教育行业做事,做兼职期间赚得不算多,却积累了不少行业经验,也认识了不少行业的前辈,所以才比别人多了几次就业机会

在大学里做兼职的人,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不分种类,能赚钱就行,比如,发传单、搞促销等;另一种是赚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增值。增值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某方面业务能力的提升;比如,能在人际方面有所积累,再比如,培养自己的职场意识,等等。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却是一个人毕业后,能否在短期内脱颖而出的重要能力。

从招聘的角度来说,我相信一句话:好工作从来不在招聘网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单位,都比较喜欢通过内部推荐来选拔人才,或者在实习生、长期兼职人员中选拔。内部举荐、实习生以及长期兼职人员中选拔的一大好处在于,能够节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又因为彼此了解,更容易达成协作。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内部举荐的机会,毕竟内部举荐是需要举荐人和被举荐人彼此熟悉。但不少人都有机会获得另外两种选拔方式,也即实习和长期兼职,这背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能积累业务能力。我大学期间,在新东方兼职了两年,中间出去长沙工作了一年,这些机会都是在长期兼职后获得,而绝非单纯的能力问题。

说到这儿,能力是一个不得不谈及的问题。不少人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总以为那些能够胜任某方面工作的人,能力都是特别强的人,而自己自己想都不敢想能担当某方面的工作

这种认知的前半部分很可能是对的,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但这不代表能力就是绝对的,反过来说,绝大部分能力是可以通过后期努力培养。也就是说,在做兼职的过程中,还要看重自己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问题。比如,做事的态度;比如,时间观念;比如,责任心等等的培养,都远比拿到的薪水要值钱很多很多。

做兼职过程中,把兼职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的人,和把兼职当兼职来做的人,最后的结果也是大有不同。有事业心的人,往往更容易被看重,委以重任,而那些只是为了赚零花钱做兼职的人,再怎么努力,也很难顺势而上。

这其中的不同,稍微对比一下就能明白,比如,两个人一起做兼职,一个人做事特别上心,每一件小事都很好的完成,有不清楚的随时都会学习和提问,时间观念也特别强。而另一个做事情也算踏实,不轻易偷懒,但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总想着少做一点事,多赚一点钱。这样的两个人,如果有一个新的项目或者重要的工作,你会让谁去负责?你会让谁负责,你就按谁的品质来培养自己就对了。

总而言之,想要在一份兼职中挖掘事业机会,绝不是盘算做完一件事能赚多少,而是长久看来,先让自己在一个领域逐步深入,并且要走心,多考虑做事能有多少提升和哪些方面的积累

如果想不明白自己的发展和提升方面,我有两个方法可以一试。第一,看前面和你一样起步的人,后来都怎么发展;第二是找机会和你的上司交流。

文 | 张宗超

爱读书 | 爱写作 | 爱学习 | 爱思考

写人生规划 | 职场 | 自我成长的年青作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