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坑,我们不得不自己踩

1

上一次在朋友圈发了熊逸先生写的《王阳明——一生心学》那本书,有位我很敬佩的学长告诉我,不要盲目相信阳明心学的力量,或许大部分人追捧他只是因为他能够立功、立德、立言。

其实,我在看这本书序章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序言标题:如果你是叶公好龙式的读者。熊逸说:“我一直以为,今人对王阳明的热度颇有几分荒诞,倘若他们当真了解王阳明的一生成败以及阳明心学的真实含义,当初的热情会不会在转眼之间烟消云散呢?”所以,对王阳明的追捧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一种自我欺骗与变相满足罢了。

但这样的书籍和言论,就像美食类知识,吃起来有滋有味,营养价值也很好,有资源了吃点儿也是好的。

2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应当算是主食类知识。作为学习者,学会时间管理,养成良好习惯,锻炼阅读能力,修炼职场竞争力,最终让自己成为想成为的那一类人,这很重要。

但是成长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有很多,一切都有可能成为障碍,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资源。成功学书籍之所以能够风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消除不确定性的愿望,它不停地告诉人们:“加油,坚持,最终一定能成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所以心灵鸡汤终究会是心灵砒霜,伤心难过时吃点儿可以,但带不来成长。

除了这一类书,还有一类是纯说教与经验,似乎在告诉读者:“就按我说的办,你一定可以和我一样厉害!”这一类书对学习者的危害也很大,因为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这种死板经验除了让我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带来什么?

所以克里希那穆提说:“只有死于昨日种种,才能使你从内在及外在的所有权威中解脱,你的心才能时时年轻、新鲜、天真无邪、充满热情活力。只有处在这种心境中,人才能观察和学习。”罗胖说:“所谓成长,就是随时把自己碎掉,然后重建。”讲的是同一个道理。

3

书名:《让未来现在就来》

作者:彭小六(简书签约作者)

框架:(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关于时间管理

(1)从为什么出发,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管理时间,再去问做什么和怎么做。如果你对时间管理不是那么迫切,即使告诉你该怎么做,你也一定不会照办。

(2)为什么要早起?到目前为止,我在朝夕日历早起打卡245天,平均时间为6:30。早起的那些微习惯也保持着,比如:朝夕打卡,米公益打卡,日计划,转眼珠等。至少,早起让我心情愉快,这就够了。

(3)习惯养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养成什么习惯则是很具体的内容,若坚持不来,也没关系,或许这习惯本身就无多大意义;若一个习惯让你觉得非常重要,不用别人说,你自然会坚持。

图片发自简书App

02关于阅读

(1)从阅读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成本最低(因为穷嘛,买课程太贵);其次,知识全面(一本不够读两本,多读几本也无妨);最后,可以重复学(书能多读,笔记能多看,反正是自己的)。

(2)阅读方法很重要,不要对每一本书都精耕细作,如同不要对每一位异性都热情异常。

(3)阅读类型分四种: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甜点阅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关于打造核心竞争力

(1)提升认知,工作即创业,拿实力与组织共赢。

(2)手机,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工具。那些APP,你值得拥有。

图片发自简书App

04关于自我管理

(1)那些你为自己找的借口,就是你跨不过去的坎。“我没有时间!”“我不会画画!”“我在小地方,没这方面资源。”“我的学校不好,不能和你们一样接触这么多东西。”“……”就是这些借口,让你对现状无比满意,所以不需要改变。

(2)自学需要掌握的那些能力,你有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4

我为什么要读这一类书?

因为我们终究要离开学校,即使当老师,实际上也是离开学校这一专门学习的地方了。

可是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尤其是对现在的我们来说。

很喜欢一位老师,她总是给人一种很精神的感觉,而且好像一直在学习。她读很多书,也很有情怀,处理各种问题都很稳当,让人喜欢。她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也很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她总是跟我们分享,并不认为我们是学生而产生距离感。想成为她那样的人。

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能在这种焦虑感中活出自己,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是我们的愿望。

有一群人,他们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乐于分享,他们写出的书,或许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这一类人写出的这一类书,就是我看世界的窗户。

但仅仅是窗户,并不是路。

所有的路,我们都要自己走,所有的坑,我们不得不自己踩。

愿我们能从这窗口中看到自己的路,然后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