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头部主播李佳琦出圈,各行各业“哪李贵了”的娱乐段子刷爆短视频,有一种“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的悲凉。我不太喜欢“事后踩一脚”的猥琐和马后炮,更喜欢事前的理性和呼吁。
最近五年,直播带货成了全民趋之若鹜的行业,证明这个行业是一块低门槛的大肥肉,是对财富二次分配的争食,其本身并不会参与财富的创造。粉丝量多者的主播可以裹挟厂家,操纵价、高返佣,让头部主播迅速暴富,本质上是分销渠道垄断,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源”创造财富。对待“行政资源”创造财富大家深恶痛绝,但对于“渠道资源”创造财富大家却沉迷其中,大量的“女生们”靠自己不鼓的钱包供奉出了大小不一的“李佳琦们”。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下面转发一篇写于2021年双十一期间的旧文。
一直就知道薇娅和李佳琦——直播带货流量明星,听说最近又火出了新高度。但一直不曾好奇要去了解一下,更不用说去直播间刷单了。我分析原因有二,其一是我是相对低物欲者,没有太多买买买的欲望;其二是我干脆直率的性格,想买什么直接搜索下单,觉得刷屏比价耗神耗时,得不偿失。但最近被一位同事带入坑了,连续刷了他们几个晚上的直播间,买了一堆可买可无的东西。这不竟让我开始思考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1、粉丝经济。他们靠粉丝带动人气,靠人气拉升流量。现在明星、主播、网红纷纷入驻电商平台开播,消费的就是自己的粉丝流量。2、相对优惠。红包雨、折上折、满减券、优惠券……让大家抓得住肉眼可见的实惠,毕竟芸芸众生,生活不易,都有追求(贪)性(小)价(便)比(宜)的心理。3、场景营销。记得小时候买东西,都是告诉站柜台的售货员你需要什么,她会直接拿给你,然后交钱成交。后来出现了可以自主购物的超市,营造了一种可以随意挑选商品的场景,还配上方便的推车以及巴士接送服务,打破了柜台式的刚需购物,大大激活了大家的购物欲望。主播带货与电商平台店铺就象超市与柜台之间的关系,它也是通过主播激情吆喝、模特现场演绎(全套服饰搭配示范、化妆品试用效果呈现等)营造一种购物场景。4、游戏式互动。通过定时不定时的方式发红包、抢优惠券、秒杀等,让大家有一种玩游戏的参与体验,调动了大家的购物热情。5、情绪煽动。这两年国货崛起,直播主播功不可没,叠加这几年的影视作品也在打爱国牌,全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国货当自强”、“国货之光”也成了更好的营销词。鸿星尔克、李宁都是这一波国货崛起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