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边界感,就是亲近地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该你干的事就干,不该你干的你别干,
走了将近20年的路,一路走来认识到连自己都数不清的人,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发现自己依然孜然一身,陪我走到现在的就是那么几个人。
但我非常的庆幸,就是那么几个人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所有即将快要结束的关系都是源自于人与人之间没有边界感。
那么说到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就要知道所谓的边界感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种你和我之间的心理边界,将他人与自我区隔开来。你是你、我是我,你的事、我的事,你的情绪、我的情绪。
所以它是一种限制,限制我们不要随意侵犯他人,同时保护我们不被打扰,每个人都能独立生存。
当人人都独立自由,我们就能以完整的灵魂相遇。因此,如果你的生活里,存在无尊重的往来、无自由的连接、无底线的讨好,那就必须明白:说“不”的时候到了。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都会遇到一些没有边界感的人。他们的一个特点,就是自认为和你很熟了,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你的隐私或者评判你的生活,甚至是干涉。
我有个朋友不是经常的联系,但是在现
边界感,是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该有的修养。不越界,不逾矩,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上海话有个俚语叫“拎不清”,大概是指做事没有条理,总是认不清形式。另外一个俚语叫“一泡污”,看字面就很生动形象。
它俩简直是绝配,一个拎不清的人,总是会把场面搞得一泡污那么难看,所有人和事夹缠不清,让人烦恼,而你能说出来的最严重的话也只是……“他这个人其实人不坏”。
可生活中哪有太多大奸大恶坏人,真遇见小奸小恶就已经够呛了。绝大部分你其实遇见的都是没有边界感的傻逼。
若你任由那些夹缠不清的道理和情绪拖你下水,你就会慢慢发现自己身处粘稠,总是被吸干精力和热情,简直跟着没有边界感的那些人智力水平同时下降,好吧,最后只能抱团死呗!
之前团队有个朋友,学美容的天天以帮助别人的名义伤害我,我以前是那种只能用几十块钱的粉底的女孩子,她学习美容的,天天以帮助我的口气让我用好的,天天说,还有我以前有点微胖,我也一直在努力减肥,她天天以教育的口气让我减肥,我特别反感
不要以帮助一个人或是以爱的名义擅自忽略社会规则边界感的存在。毕竟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成长周期。如果你在这件事上拎不清,你的生活迟早会被捣乱得一塌糊涂。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人和人的关系有四种距离。由疏到近分别是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和亲密距离。那些惹人厌烦的人,并非什么卑劣之徒。只不过是不注重人际间的分寸,触到了他人的边界。
也许是时代的发展,社交便利的缘故,人与人之间越发没有距离感。且慢慢变成一种潮流,偶尔碰上交往中注重距离和边界感的人,还要被扣上没有人情味的标签。
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一句话:
“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边界感,是对自己清醒的认知,是对人和事物的合理认可度,是人应有的修养。
如果一个人没有界限感,就会变成让人讨厌的人。让人觉得他没有修养,反而,一个有界限感的人,会让人如沐春风,在一起相处,觉得特别愉快。
边界感即分寸感,不单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必须的礼仪,也是一种智慧。纪伯伦说过,“幽默感就是分寸感。”的确,恰到好处的玩笑是幽默,令人难堪的玩笑则是没有分寸的表现,说得直白点就是心里没数。
不要用我们已经很熟了,来做自己没分寸的行为的借口。越是熟悉的人才月应该珍惜,而不是无度的交往。边界感是人与人之间长久和谐交往,不可缺少的要素。能把握住分寸感的人,往往会让人肃然起敬。
边界感就是一个人的底线,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一把标尺,认清自己,也认清彼此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相处,就像自律和自由的关系一样,有边界感的人,才更容易亲近。
一个人只具有了边界感,就是具备了极高的修养。不会随便插手别人的事,也不会干扰别人的生活,即使,他离你的生活很近,却会让你有莫名的安全感和归属感。